水平二《25米往返跑》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是香市小学的体育教师,姚玉峰,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学体育水平二的教学内容《25米往返跑》(板书题目)
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本教材是小学三、四年级(水平二)的学习内容,也是国标和省标测试的项目之一。本节课是往返跑教学的第一次课。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和各种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活动能力,它是各项运动的基础。而往返跑是跑的一种形式,通过往返跑的练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它在游戏和竞赛中都有较多的体现。
二、学情分析
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长身体时期,身体尚未定型,发育尚未完善,心理尚未成熟,通过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
(1)教学的有利因素:学生活泼好动,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能够及时领会教师的意图,接收新鲜事物能力强,而且善于模仿,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我,因此,这些都能很容易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不利因素: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集体观念和组织性也不是那么强。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认识各种形式的往返跑。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往返跑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友好交往的意识和竞争进取的团队精神
重、难点的确定: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跑是三、四年级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式体现出来,而往返跑则是快速跑再加上快速折返,也就是快速向前跑再快速折返跑回来,有一个折返的过程。因此,我把跑得自然、跑得协调做为重点;而把折返转身时的放慢速度、降低重心、蹬地有力动作做为难点。
重点:跑得自然、跑得协调
难点:放慢速度、降低重心、蹬地有力
四、教法和学法
(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教材和小学生的特点,本课主要以启发性教学为主,以游戏、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提问、讲解、示范、设疑等手段进行教学。按照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让学生在学练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编多种练习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
(2)本课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想、看、练等练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尝试多种往返跑的方法,使学生认识、了解,懂得往返跑。
五、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课堂常规——队形变换——体育动作的模仿——体验跑——往返跑——游戏——音乐放松——小结评价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师生相互间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2、队形变换:队形队列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有令则行,无令则止的组织性、纪律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为以后的教学创造积极、良好的氛围。
3、体育动作的模仿:通过体育动作的模仿(比如打羽毛球、打网球、划船等动作),提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识,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也达到了热身的效果。
基本部分:
1、体验跑:教师设疑要让一张纸放在身上如何不掉下来,该怎么办?从而引导学生尝试、体验快速跑的方法。
2、往返跑
25米往返跑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