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一条线段上植树.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0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两端都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点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点数、总长、间距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并理解“点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培养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这种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出示,设疑激趣
    教师: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国家设立的植树节是在哪一天?(3月12日)在这一天的植树活动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 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教师: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预设1:20棵。(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每隔5 m栽一棵,共栽100÷5=20(棵)。
    预设2:我认为是21棵,因为题目中写着“两端要栽”,所以要再加1棵。
    教师:你认为哪一个结果是正确的?(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例题的情境,通过学生的尝试解答,既是对教学起点的了解,又利用两种不同的结果设置疑问,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热情。
二、经历过程,感受方法
    教师: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检验呢?(画线段图)那我们可以在草稿本上试一试。遇到了什么困难?
    预设:100 m太长了,不太好画。(追问:那我们可以怎么办?)
    学生:可以先用简单的数试一试。(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分析思考的整个过程,感受“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深刻地体会“从简单事例中发现规律,并利用此规律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思想。
三、探索实践,建立模型
    教师:先看看20 m的距离,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可以栽几棵树,在草稿本上画一画。
    实物投影或课件出示:
    教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20÷5=4,20 m被平均分成4段,因为两端要栽,所以要栽5棵树。
    教师:再画一画,25 m可以栽几棵树?(学生操作)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25÷5=5,就是把25 m平均分成了5段,因为两端都要栽,所以要栽6棵树。
    还可以这样画:这里的蓝色线段表示什么?(间隔数)红色线段呢?(植树棵数)
教师:不画图,你能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课件上输入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棵数要比间隔数多1。(追问:可以用怎样的一个式子表示?)棵数=间隔数+1。
    教师:谁能说说为什么要“+1”?(因为两端都要栽,所以栽树的棵树比间隔数多1。)你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开头的问题吗?(指名回答,分析讲解)
    教师:回顾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说说你的想法。
    归纳小结:在解决较复杂或数据较大的问题时,可以先从简单数据出发得出规律,然后将规律运用于复杂问题进行解决。
    【设计意图】“画示意图──抽象出线段图──不画图”的教

在一条线段上植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8-07-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