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猴大爆炸
人类的兴衰
耶勒·热尤墨尔
荷兰著名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
现任鹿特丹市自然博物馆馆长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不,是人类只是外来入侵物种
人类将能适应环境? 不,化石彰示物种爆炸后崩溃
人类真是万物之灵? 不,人与其它物种都是平等的
适用于入侵动植物种类的发展和衰落的生物规律,同样也制约着人类。
用一个生物学家眼光观察人类的前途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备受争议
谁会想看
悲观主义者喔,我早就说过人类是没前途的
环保主义者喔,不改变行为模式的话真的会
中国计生办喔,他说要么安全套,要么战争
【全书目录和本PPT页面对应关系】
克里耶勒海滩上的问题
随处可见的外来入侵现象
几次古老的入侵
生物入侵不是什么新东西
四次现代外来物种入侵
现代生物是如何实现入侵
乘船、汽车或徒步
它们都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受干扰的环境
外来生物为什么能站住脚
生长曲线与大爆炸
外来入侵者蛋奶酥式崩溃
猿猴大爆炸
人类诞生大自然在掷骰子
人类不可救药旅行爱好者
人类靠干扰环境获得增长
战争还是安全套
生物学家眼里人类的未来
【第一章:随处可见的外来入侵现象】
克里耶勒海滩是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村庄海滩,笔者在这里发现了两种外来入侵物种
这些物种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能够在这里生存? 入侵物种扩张会终止吗?
大西洋履螺(原产地美国)
虎杖(原产地日本)
人类为什么是外来入侵物种
特征:外来入侵物种聚居的地区,是排斥其它物种的生长
现象:人类聚居的地区,一般很少有植物生长,也很少有动物出没
结论:人类是一种排斥其它物种的动物种类
【第二章:生物入侵不是什么新东西】
总结:
1、外来生物入侵在历史上一直进行
2、能够成功入侵最重要条件是外来入侵物种有踏上新区域的机会
时间
入侵物种
入侵方向
入侵原因
三千三百万年前
仓鼠
亚洲→欧洲
分割古欧亚大陆的图尔盖海峡干涸了
一千一百万年前
大型猫科
北美洲←→南美洲
巴拿马地峡从海底升高连接北美大陆
三百万年前
三趾马
北美洲→亚洲
白令海峡的干涸
一万五千年前
智人
亚洲→北美洲
白令海峡的干涸
【第三章:现代生物是如何实现入侵】
一组惊人的事实:
1、日本虎杖:其它物种,包括人类,除了适应它们的存在,别无它法
2、亚洲蚬:在荷兰莱克河1988年每立方米就达到40只
3、太平洋帝王蟹:2006年仅挪威海岸就有1200万只
4、北美麝鼠:2004年在荷兰捕获40万只
入侵物种
入侵时间
入侵地点
入侵来源
日本虎杖
1825年
整个欧洲
植物学家引进
亚洲蚬
1977年
整个欧洲河系
船只压舱水
太平洋帝王蟹
1969年
北冰洋
渔民主动引种
北美麝鼠
1906年
欧洲大部地区
养殖场逃亡
【第四章:它们都是怎样到这儿来的】
入侵方式
代表物种
入侵地点
入侵后果
人类有意让某些物种迁徙
阿根廷蚂蚁随引进植物带入全球
欧洲南部海岸
1、使原生态系统蚂蚁消失
2、导致依赖原生态蚂蚁传播种子植物锐减
3、导致当地蜥蜴缺乏植物
借助人类作为无意带菌者迁徙
美洲竹蛏蛤随船只压舱水入欧洲
欧洲北海海岸
几乎取代了本土海岸其它贝类
借助其它生物作为带菌者迁徙
非典病毒
全世界
靠自己的力量迁徙
灰斑鸠
从中东到北欧
外来生物入侵有四种方式,成功入侵者造成了非常糟糕的后果
【第五章:外来生物为什么能站住脚】
环境干扰是入侵生物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
1、外来生物入侵必要条件一定是当地环境出现干扰
2、人为的干扰成为现代外来生物入侵主要干扰方式
3、除了已经不存在真正的荒漠,到处都有人为干扰
城市环境
乡间村落
农田
被管理的生态系统
荒漠
比如:极地,山区,雨林,草原,沙漠
比如:自然保护区,开采的森林
干扰程度
a、个体缓慢增长
我们称之为定居或归化
【第六章:外来入侵者蛋奶酥式崩溃】
蛋奶酥效应:一个种类在环境遇到适合干扰下,会经历数量呈指数增长,并排斥其它物种,外来入侵生物爆发达到承载力水平之后就会崩溃。这过程好像烤蛋奶酥失败,蛋奶酥在烤箱里不断膨胀,直到有人稍早打开烤箱,就噗的一下塌了下去。
b、呈指数增长
我们称之为入侵物种
c、增长变平
自然资源不支持指数增长
d、承载力水平
入侵物种与环境达成平衡
e、自然资源缺乏崩溃
自我调整至低水平承载力
a
b
c
d
e
蛋奶酥效应曲线
【第六章:外来入侵者蛋奶酥式崩溃】
外来物种不断经历5阶段演化的“蛋奶酥效应”,就出现“繁荣与萧条”循环
如下图:
a
b
c
d
e
a=缓慢增长 b=指数增长,物种大爆炸 c=扁
29-《猿猴大爆炸》剖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