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张).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诗歌分类
一、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每首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诗歌分类
二、按内容来分类:
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行旅诗等。
诗歌
内容
音律
古体诗
近体诗
古诗(唐以前的诗歌)、
楚辞、
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
不讲对仗
押韵较自由
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送别诗、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
讽喻诗、行旅诗等。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曾做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喻寄托手法。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有《刘梦得文集》。名篇《陋室铭》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
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题为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感慨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诗歌朗读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文解析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
归来后,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表示悼念。
回到故乡后,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空吟:徒然地吟诵。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典故(用典)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336 KB
  • 时间2018-07-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