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导,天堂也会有烟抽的
---深深怀念谢晋导演
18,这是许多人喜欢的日子,人们会把许多重要事放在这一天。而2008年10月18日,却是令人哀伤的。
因为学校搬迁刚开学,学校许多事要做,我也在学校值班,待晚上稍有空上网,才得到令人十分震惊的事实。
谢晋导演去世了!
而且,还是为参加母校上虞市春晖中学建校100周年而回到家乡的!
我的家乡地处绍兴下属的嵊州与上虞交界的三界,因上虞通火车,我们从小与上虞的接触多一些,我每次回家探亲,也是直接到上虞再转车的。我也一直将嵊州与上虞都视为家乡。
提起闻名浙东的春晖中学,不能不提夏丐尊的散文名作《白马湖之东》,1921年受经亨颐邀请,夏丐尊名留春晖,担任国文大师之职位。在随后的几年间,夏老先生前后邀请了王任叔、朱自清、弘一大师、丰子恺、朱光潜等一大批文人志士前来春晖支教授课。这期间,他们或杂文随想、或随笔感悟、或漫画寓意、或诗韵抒发,激励着一波又一波的春晖学子爱国、忧民,勤俭、自强之学识礼德。这其中,又以夏丐尊的《爱的教育•春晖的使命》,朱自清的《春晖的一月》,丰子恺的《山水间生活》,朱光潜的《无言之美》为园书楷模,为世人敬仰,至今他们的名作仍留漾白马之畔。我虽然没有在春晖中学就读,但我的舅舅,我的老师王季襄教授都是春晖中学的毕业的,他们时常提到他们的母校,也提到了谢导。
我是看着谢晋执导的影片长大的。谢晋对电影艺术的痴爱,对人生的感悟,对乡情的萦系,更令我感佩。
第一次与谢导亲密接触是在2006年的初。那是一次在沪绍兴人士的聚会。我后来写了一篇《乡情浓浓》,其中写道:谢晋导演来得最多,在主桌上座定后,极悠然地点上了一颗烟。我上前去,向谢导表示问候,祝贺他身体健康。我说,我老家靠近上虞的章镇,就在东汉王充的老家边上,与谢导是同乡,我的老师王季襄先生与谢导也是同时代的同乡,我知道春晖中学,记得白马湖的冬天。我现在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工作,谢导曾在复兴岛上的渔业公司拍过电影,自然知道水产大学。会上,谢导也即席作了发言,他感谢家乡领导为绍兴的发展作出的努力。他说,绍兴超过了温州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对家乡的感谢一直没有减少,每次聚会,只有在。他提出文化强市的概念,希望能重新开放陆游的真正故居。
谢导是十分热爱家乡的,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1990年,谢晋在谢塘老家建宅置房。自此以后,他每年都要几次回老家小住,春节则成了雷打不动的家规。2008年5月12日,上虞乡贤研究会谢塘小学分院举行“谢晋电影博览馆揭牌仪式”。谢晋亲自参加,已86岁的谢晋在会上激动地说:“电影没有国界,教育没有国界,爱心没有国界。”
不但上虞的活动他参加,绍兴的活动当然也要参加,连邻县嵊州的活动他也十分支持,只好有空,每次活动都会亲自参加。他还担任了上海嵊州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联谊会的名誉会长。
谢晋与嵊州除了乡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纽带,那就是越剧。2006年3月27日,在“纪念越剧诞辰百年汇报演出”会上,谢晋导演讲起了自己与越剧的情缘。他出生在绍兴上虞,从小接触越剧,并喜欢越剧,受其熏陶而走上电影导演之路。20世纪60年代,他执导了越剧题材的电影《舞台姐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他即将执导拍摄的《浪漫的黄昏》,讲述的也是江南水乡越剧演员的故事。
关爱残疾人是谢晋60年艺术人生的深深烙印。谢晋对残疾人的关心来
纪念谢晋导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