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蹲下来和孩子谈谈心.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蹲下来和孩子谈谈心
案例:孩子又离家出走了
“董老师,您有空吗?”电话那头是一位焦急的母亲。我猜想一定是很棘手的事情,要不然不会晚上九点了还来电话。“没关系,您请说!”“这么晚了给您电话很不好意思,但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孩子已经不是一次离家出走了……这孩子是不是真没救了。”
因为着急,孩子的母亲竟说得有点语无伦次。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情况,我还是约了这位母亲,第二天上午10点到我的咨询室面谈。我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
小张,女,14岁,现就读于我校八年级。因为父母忙于生意,小学时一直寄居在老师家里。她成绩优秀,小学一至四年级,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到了五、六年级,成绩有所下降,但也还算不错。据她父母亲介绍,小学时他们很少管她,而她呢,看起来也很乖,话也不多。小学六年级暑假时,爸爸因为她期末成绩不好,骂了她一顿,她竟然二话没说就离家出走了两天,后来是同学的妈妈送她回来。她爸爸为此狠狠地教训了她。到了初一,放元旦时,她又不声不响离家出走,但那次留下了纸条说,心情不好,到同学家睡两天。而这一次,更是变本加厉。上次月考,她的英语考了48分(小学时英语可是她最喜欢的科目),她爸爸唠叨了她几句,她竟离家出走一个星期,若不是爸爸妈妈找到她,还不指定啥时候回家呢。
“你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我们从来不让她操任何心,她想买啥就买啥,还送她去上各种辅导班。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她把书读好。”母亲在咨询室里满是委屈和无奈。
症结:亲子沟通出了问题
第二天,我找到了小张这孩子。从与她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
“爸爸妈妈不怎么关心我,他们只知道给我钱,我回家就会跟我唠叨,而且就唠叨学习上的事。几乎我每个星期回家都要被骂,因为我考不好。”每个父母都寄希望于孩子身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父母极度脆弱的高期望可能转化为极其严重的失望,这表现在亲子对话中则是对孩子无尽的“唠叨”,甚至“打骂”。于是,孩子和父母的交流会就演变成了孩子的“受训会”。如果与父母的每次见面都是这样的“说教”,孩子自然觉得无趣,甚至会讨厌与父母待在一起。
“他们眼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好,总是说我不听话,在别人那里也这样讲我,反正都是我不好了……”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父母,孩子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说孩子的不是,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她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她对你的排斥和反感。十四五岁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更需要被理解、被尊重,如果得不到家人的接纳和肯定,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同时,这期间的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而父母却依然按照孩子幼年时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以“听话”和“乖”为好孩子的标准),强迫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学习生活,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时的孩子已经是独立的个体,于是导致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
“很多事,我跟他们有代沟,我说了他们也不会懂,他们更不会听我的。好像他们永远是对的,我们小孩子就是错的。所以,我也懒得跟他们说。”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要求成熟,要求独立”的心理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就是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父母。此时的父母如果不及时调整和孩子的交流方式,还是以家长的权威自居,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自己离孩子越来越疏远。
建议:学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学会

蹲下来和孩子谈谈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xiong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