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破陈规陋俗,倡婚育新风--文书.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破陈规陋俗,倡婚育新风--文书.doc破陈规陋俗,倡婚育新风>>文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贵宾,大家好!
我叫钟艳,是**市**镇**村的中心户长。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在座的各位朋友共同探讨婚育新风问题。
翻开历史的画卷,婚育犹如一幅图画,向人们讲述着关于人类起源、繁衍后代的美丽传说。然而,“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阴影成为画卷中的败笔。“有儿不愁家贫、不孝无后最大”的封建礼教思想一直侵蚀着人们的思想,直到现代,“唯男子才能传宗接代”、“女人只能围着锅台转”的思想仍然涛声依旧。就拿我来说吧,1993年,我与本村的农民张凤山相知结为姻缘。婚后,我们互敬互爱,一年后,我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孩子出世,对于初为人母的我真是欣喜无比,一向不善言辞丈夫也欢实起来,初为人父的喜悦写在脸上。可我们哪里知道,对于观念陈旧的公婆来说,孙女的降生犹如一块石头砸在他们的心上:满心欢喜等着抱孙子的公公见到孙女一甩衣袖转身而去面带失望的婆婆把脸一扭离开了产房,我的心真象是哑巴吃了黄莲--有苦说不出来啊!望着刚刚落地就遭冷落的女儿,我的眼泪象断了线的珠子噼呖啪啦往下掉。丈夫一个劲儿安慰我:老人守旧是正常的,等孩子会喊爷爷、奶奶就好了。听着丈夫一席话,我的心多少有些安慰。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孩子4岁了,每天都跟在爷爷奶奶身后甜甜地喊着爷爷奶奶。这样一来,公公婆婆的态度多少有些转变。一次,婆婆拉着我的手说:“按国家政策规定,咱还可以生第二胎。往后,孩子我给你带,你再生一个,咋说也不能让咱张家断了后,将来连个接户口本的都没有。”我开始给婆婆讲道理,同时也谈到自己是中心户长,要以身作则。没成想,工作没做成婆婆反而对我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答应生二胎,就再不准我当中心户长。这以后,只要我一出门婆婆就开始摔盆摔碗,说些指桑骂槐的话,弄得我进退两难。有时婆婆也对着我哭天抹泪:“咱们张家三代单传,可不能在咱这辈断了香火呀!”,望着劳累一生、满头白发的公婆,我的心也碎了。就在我极度痛苦矛盾的时候,我们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象春风般吹进每个家庭。一时间,学习报告会、演讲赛、宣传品入户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不断展开。我认准这是个大好机会,便多次鼓动公公婆婆到村人口学校去看一看、听一听,他们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了。这一去可让他们大开了眼界:在那里,公公婆婆第一次听到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少生孩子快致富”等新名词,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思想开始转化。我和丈夫趁热打铁,抓紧做思想工作,列举村里为生儿子造成孩子多、生活痛若和贫困的实例,说明重男轻女的害处,耐心细致地宣传
“生男生女一样好、依靠致富能养老”的新思想,并把我们俩人商定的发家致富规划讲给老人听,激动起公公婆婆追求美好、富裕生活的愿望。镇计生办的同志得知我家的情况后,也主动上门来做工作,给公公婆婆吃“小灶”,苦口婆心的谈国策、讲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公婆婆终于转变了认识,支持我们只生一个,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女儿和发家致富上来。公公深情地说:“以前我们老俩口真是老糊涂了,现在得抓紧时机发家致富。”妇女主任宫秀芝还多次到我家帮助研究适合我家特点的致富项目。由于我家耕地少,劳动力相对过剩,最适合搞个体经营,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建起了豆腐坊。由于我们讲求信誉、注重质量,所以全村人都愿意买我家豆腐,生意逐渐地红火

破陈规陋俗,倡婚育新风--文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1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