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具体表现之语言表达
分析网络小说《俗人回档》的一个片段
一般来说,小说主人公就是作者本人的一个折射,作者的情商,可以通过主人公或者书中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出来。
网络小说《俗人回档》的作者,就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
我们以一个片段为例
第820章汉语保卫战
故事的背景
在华清大学召开了“2008国际互联网新概念峰会高校交流会”。
与会的4000多人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不超过20人。
发言的5个学者不是x籍华裔,全是土生土长在国内生活的中国人。
结果,整整一上午,5个发言的学者全程说英语。
本来,尽管心里骂娘,但边学道不准备说话。这种场合,说过头了,不仅得罪人,还会让外界觉得他没气度没城府。
可不凑巧的是,五个发言者中的三个都希望边学道点评一下他们的发言。
于是……
对着话筒,边学道说出了一句让全场鸦雀无声的话——
“对不起,我根本没听懂他们说了什么,所以我点评不了。”
在全场静寂中,边学道站起身,手拿话筒回头问身后的听众:“我现场搞一个小调查,听懂全部5个发言内容的请举手。”
足足等了近30秒,全场只有16个人举手。华清大学这样的国内顶级学府,现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都有,英语好的大有人在。
可是边学道提问,只有16个人举手,原因之一是之前5个发言者一些单词的口语发音不标准,增加了“听力测试”的理解难度,真正全部听懂并完整理解5个发言的不超过100人。
第二个原因是大家明白这个时候举手秀自己的英语听力没意思,只会让周围听不懂的人觉得自己装b。
(对于举手表示自己听懂了的人的解释合情合理,这是作者情商高的一个表现)
把听懂发言举手的人数数完,边学道又问了一句:“没听懂的人请举手。”
现场4000多听众以学生居多。学生的特性是什么?耿直、认真、个性、不怕事大,该举手时就举手!
在边学道提出问题后的一分钟里,现场陆陆续续有人举手,最开始时还有不少抱着观望心态的,可是随着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积攒了一上午的“怨气”开始爆发,用举手的方式打5个只顾炫耀英语不顾听众感受的发言者的脸。
于是……100人——500人——1000人——2000人——2500人——3000人!会场里3/4的人都举起了手。
意识到发生了罕见的突发事件,会场里的记者迅速地按着手里相机的快门,抓拍现场3000多人举手的画面。
看着身后千人举手的场面,边学道对着话筒说:“《围城》里有个自称和外国人来往惯了的张先生,总是喜欢在中国话里夹些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的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装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交流会”结束,4000多人走出会场,全民大讨论由此开始,直至变成一场“汉语保卫战”。
背景介绍完了,体现作者情商的,还在于接下来的“第821章逆向种族主义”中,边学道与记者的对话
会场外,边学道再次遭到记者围堵。 不管是否占理,他今天在会场上的言行存在“争议性”,所以更不会得罪记者,边学道面带微笑地接受了采访。
一名看上去40岁左右的短发男记者提问道:“边总,请问您是否真的没听懂今天的发言内容?” 边学道笑着说:“真没听懂。”
男记者接着问:“据我所知,您经常出国参加一些商业谈判和社交聚会,而且我在一篇报道里看到过,说您的英语口语水平很高,难道是那篇报道的记者在撒谎?”
这名男记者的问题很冲啊!男记者明着说的是写之前那篇报道的记者在撒谎,其实是暗指边学道说谎——要么是他跟外界吹嘘自己英语水平,要么是他故意在“交流会”上发飙炒作自己。
要听得出对方的弦外之音
边学道明白男记者话里的险恶,但他依旧保持微笑,说:“我没听懂,既有我英语水平的问题,也有对方发音是否标准的问题,还有一些单词过于专业的问题。别说是一门外语,就是国内一些地区的方言,也不见得人人都听得懂,而这也5正是国家大力推行普通话的原因。”
各方面原因都有,不能单独怪谁
高情商的具体表现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