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历史近现代史复习-抗日战争的爆发的国共联合抗日-课件.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抗日爆发
全面侵华:
正面抗战:
战线形成:
中共抗战:
七七和八一三;速决战-两路合击.
共通电-蒋谈话-国自卫-红改编-提交宣言.
战役:淞沪;太原;徐州;武汉.
特点:积极的片面抗战路线.
评价:粉碎日寇计划; 人地损失惨重.
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论持久战:原因\目的\内容.
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图;
日本殖民统治
方针变化:
殖民统治:
原因:速决破产,相持到来.
变化:集中攻共;对国诱降为主进攻为辅.
影响:汪叛降;蒋消极;共困难.
经济掠夺
奴化教育
残暴统治:
目的:以战养战变其附庸.
手段:农掠夺;工统制;金融刮.
目的:摧残民族意识实现同化.
手段:年限,教材,日语.
治安强化\清乡等.
.
.
.
.
返回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
(1)提出阶段: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随后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建立五种力量的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2)促成阶段:中共领导一二九促进中华民族新觉醒,为统一战线奠群众基础;西安事变发生,中共力主和平解决,扭转了时局,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形成阶段: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两党亲密合作,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抗战;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发表自卫宣言,红军改编;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返回
2、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革命统一战线和民族统一战线
(1)目标—前对内北洋军阀,后对外日本。
(2)力量—前四个阶级联盟,后所有阶级阶层。更广。
(3)形式—前党内合作,后党外合作;前有政治纲领,后无;前全方位政治军事思想合作,后仅军事合作。
(4)地位—前中共从属,妥协;后独立平等斗争。
(5)结局—前中途破裂,后渡过危机完成任务。
(6)国际—前得到苏联支持,后得到更多支持。
:
区别: (1)位置不同--敌前正面,敌后侧面;(2)方式不同--大规模正规阵地战,小规模非正规游击战;(3)路线力量不同--单纯依靠政府军队的片面路线,依靠人民的全面路线;(4)地位不同—抗战初期前者处于主导地位,后者处于辅助地位;抗战中后期敌后战争日益成为抗日主战场。
联系: 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抗击日军主力,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根据地,而敌后的开辟减轻正面压力,加速相持阶段到来;相持阶段,正面趋于消极,敌后十分困难,中共坚持抗日担负抗日主任务;1944年后,敌后开展局部反攻。
返回
,原因和影响:
变化:集中兵力进攻中共根据地,对国民党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同时竭力挑拨国共关系,破坏统一战线。
原因:日本人力兵力财力有限;敌后根据地威胁;国民党消极避战。
影响:国民党分化,汪精卫卖国投敌;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攻高潮;中共根据地遭遇空前困难。
返回
1(2006年天津卷)关于平型关战役属性的正确表述是




2(2006年江苏卷)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相比,相同点是


返回
3(2006年江苏卷)右图中国军队臂章番号属于抗战战斗序列,该部队即




4、日本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经济掠夺主要目的是   A以战养战  B积累资本  
C破坏中国经济 D解决国内物资奇缺
返回
5、(2005全国文综3)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镜—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新四军

6、(2005广东历史)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进行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推行“统制事业”。“统制事业”的主要范围包括
A、火柴和造纸业
B、纺织、烟草和水泥制造业
C、面粉和制糖业
D、矿产、钢铁和交通运输业
返回
7、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最大的区别是
A要不要抗日
B要不要依靠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C要不要采取正规战抗日
D要不要在敌人正面抗日
8、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几次失利,主要是因为
A中国军队装备不如日本
B国共两党不配合作战  
C国民政府的战略指导思想错误
D国民党军队多数将领贪生怕死
返回

高考历史近现代史复习-抗日战争的爆发的国共联合抗日-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136 KB
  • 时间201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