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研究概述
……………………………………………………
……………………………………………………
……………………………………………………
……………………………………………
………………………………………
……………………………
………………………………………
………………………………
“北改”探索居民自治改造新模式
---以以金牛区曹家巷片区为例……………………………
…………………………
“多元改造”路径
---从成华企业自改热潮透视……………………………
……………………
4.“北改”模式的经验
均衡发展,“北改”以发展回馈民生
“北改”模式经验
……………………………………………………………………
……………………………………………………………………
…………………………………………………………
2、传统旧城改造模式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城市总体上顺利的完成了城市更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不断进步,总有一部分城区会成为老旧城区,该区域与其他区域比起来,往往存在设施不健全、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整体发展。因此,旧城改造不是一个可以一次性解决的问题,反而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永久性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人类永远不可能总结出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旧城改造道路,只有通过不断吸取传统模式的经验并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老旧城区的有机更新,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旧城改造不仅仅是对旧城区老旧建筑拆迁重建,实现城市样貌的更新,确切的说,旧城改造是对老城区生活系统、交通系统、产业结构的彻底改造,不能一味的以兴建象征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作为城市更新的标志。旧城改造的历史长达百年之久,世界各地城市也曾尝试不同的旧城改造模式,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改造模式:全盘改变模式、建立辅城模式、
局部维修模式、翻新模式。
全盘改变模式意味着对过去城区建设的完全否定,重新规划城市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建设风格,换句话说,全盘改变模式就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一个城市,彻底摒弃该城区原有的建设成果。
全盘改变模式兴起于西方工业国家,是西方工业城市为告别工业时代,实现城市转型而探索出的旧城改造道路,是出现较早的改造模式。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中期,欧洲经历了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欧洲又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大规模应用,尤其是煤炭的应用大大刺激了工业的发展,大部分城市开始兴建工厂发展重工业,无数向大气排放黑烟的高烟囱成为了城市的象征。随后,各衡所形成的利益纷争直接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百废待兴,无数城市被摧毁,在进行战后重建时,政府为了消除战争破坏的影响、解决住宅匮乏问题、改变工业城市灰败破旧的城市形象,开展了以大规模改造为主的“城市更新”运动,全盘改变模式也因此产生。
在二战中城市被摧毁的最为严重的德国在战后广泛采用了全盘改变模式进行城市更新,汉诺威市是重建城市的典型代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汉诺威市的三分之二被炸成废墟,战后重建时,当地政府采取全盘改变模式进行重建,将整个城市中无论是被战争毁坏还是保存完好的老建筑全部拆除,兴建符合当时时代气息的高楼大厦。
在新建成的汉诺威市中,寻找不到一处老旧建筑,与老建筑相互依存的古典文化气息也消失殆尽,原有的城市布局以及独特的城市风貌完全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成不变的高楼大厦和所谓的时代气息。
建立辅城模式是指对旧城的一切予以保留,选择附近的地域建立辅城(或卫星城),以充实完善旧城的现代功能,维持城市的运转。辅城与旧城区连在一起,实现各自不同的城市职能——老城区保留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相关的产业结构,保障城区的平稳发展;新城区负责开拓创新,引进新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试验新型发展模式,紧跟时代的脚部,使得城市不断进步。这种保守与冒险结合、传统与现代共存的模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诉求,实现城市的平稳更新,有效解决了城市更
传统旧城改造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