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自然
学生分析:
学生喜欢户外活动,对大自然中的一些事物,能用自己的感官,进行观察,但这种观察大部分还停留在表层,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由于学生的生活面各不相同,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学习中,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安全教育。
教材分析
本课由“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一起玩”两部分组成。以儿童身处大自然中由五官引起的直接感受引入,从他们看、听、闻、触摸等各种途径的真切体验出发,展现大自然的美好;小调查“七彩的大自然”旨在通过观察了解“校园内的植物有多少种颜色’’这一可操作的活动,帮助儿童关注身边的、同时又是最易于疏忽的自然环境,体会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走进大自然
一、教学目标
,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学会简单的调查和统计方法。
二、课前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通过郊游、逛公园等途径去感受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准备一些游戏的用具。
三、教学设计
课型:活动课
游戏导入,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猜一猜
出示一段音乐,闭上眼睛,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流水声、下雨声、鸟叫声)
摸一摸
用手在盒子里摸,猜一猜,这是什么?(树叶、石头、花)
说一说: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它们?
课件出示一些自然风光图片: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
大自然在我们的校园里撒下了多少种颜色?
到底有多少种颜色呢?引出去实地看一看。
我们应该怎样去调查呢?
讨论、交流(引出分类、统计)
除了颜色,你还想调查一些什么?
怎样尽可能快地将你的调查完成呢?(合作)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制定各个小队的调查计划。
校园小调查:切实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分成几个小队,每队推选一个小朋友负责安全和纪律。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文明行为教育。
观察活动要求指导:每个小队记录发现的事物,教师要指导儿童如何调动自己多方面的感观(如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进行观察,有条理地分类记录自己的感受。视觉感受中包括颜色、形状、大小、花纹等;嗅觉感受包括了气味的浓淡、种类等;听觉感受包括声音的来源、音质、节奏等。皮肤的触觉感受又包括了光滑程度、颗粒的粗细等。
完成调查记录表。
四、深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活动汇报
各小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汇报自己的新发现,如:侧重于视觉感受的小队可用相机拍摄的照片来展示大自然的绚丽多彩;侧重于听觉感受的小队可用录音机录下各种声音来反映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也可以用节目、诗歌等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观察成果,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烘托出大自然的美好,以增强感染力。
五、小结活动情况,对于在观察中表现出来的好的地方及时加以表扬,对于做得不够的地方,及时指出。
美丽的大自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