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讨CT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探讨CT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doc探讨CT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结核病呈逐年增多趋势,每年全球新增结核病例约 800 万~ 1000 万,泌尿生殖系统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占肺外结核的 20%[1],其中最主要的是肾结核。肾结核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笔者回顾性分析 33 例经病例或临床证实的肾结核多排螺旋 CT 影像资料,旨在探讨CT 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收集 2012 年 2 月至 2015 年 2 月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肾结核患者 33 例,男 18 例,女 15 例,年龄 18 ~ 55 岁,平均年龄 岁,病程 2 月~ 17 年,平均 年。临床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者 11 例,血尿 5 例,脓尿 3 例,腰部胀痛不适 19 例,合并腰椎结核 2 例。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 15 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7 例。
检查方法
CT 平扫检查采用德国 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排螺旋 CT 扫描仪,螺旋扫描模式,采集层厚 ,矩阵512512,管电压 120kV,管电流 250 ~ ,扫描范围从膈肌至耻骨联合。增强 CT 扫描以 3mL/s 流率经肘前静脉高压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100mL,对比剂注射完后立即以相同速率注射生理盐水 20mL,开始注射对比剂后分别延时至 30s、60s、30min 行肾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扫描完成后将原始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
图像后处理及影像分析在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数据采用层厚 3mm、层间距 3mm进行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曲面及任意层面重建,对感兴趣部位行 1mm 薄层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所得图像直接传送到图像储存与传输系统(PACS),由两位副主任影像诊断医师采用盲法阅片,分析双肾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特点等征象。
2 结果
CT 平扫影像表现
33 例患者均行泌尿系 CT 平扫检查,共累及 46 个肾脏,其中 20 例为单侧肾脏受累,13 例为双侧单侧肾脏受累。26个肾脏内见卵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影呈花瓣样排列(图 1),低密度影边缘不清楚,数目3~7个,CT值约-9HU~ 个肾脏合并同侧输尿管壁不均匀增厚,6 个主要累及中上段输尿管,1 个累及全程输尿管。11 个肾脏体积增大,边缘不光滑呈分叶状,肾皮质变薄,5 个肾脏体积缩小。8 个肾脏不同程度钙化,6 个为肾实质内散在斑片状、结节状钙化(图2),2 个为肾脏全部钙化。
CT 增强影像表现
33 例患者中 12 例同时行 CT 增强检查,12 例患者共累及 17 个肾脏,其中 7 例为单侧肾脏受累,5 例为双侧单侧肾脏受累。12 例增强 CT 显示皮质期与实质期肾脏强化程度减低 17 个肾,脓腔壁不同程度环状强化 11 个肾脏,脓腔内低密度影未见强化(图 3)。排泄期造影剂进入脓腔 8 个肾。肾自截 2 个肾脏 3 期无明显强化,表现为整个肾脏全部钙化。
图 1A 男,44 岁,脓尿 2 月,CT 平扫见左肾内多发囊状密度减低区,呈花瓣状排列。肾盂扩张不明显,上段输尿管壁增厚。图 1B 术后右肾病灶组织切片:见大量坏死及肉芽肿(HE X

探讨CT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8-07-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