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
毛主席语录(1964):
“过去十五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请回答:
56---66年间“做对的事情”、“错事”分别指什么?
对的事情: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八字调整方针
错的事情: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反右斗争扩大化。
模仿苏联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文革十年”给国家留下严重的局面………………改革
使社会主义制度在各个阶段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
改革----必经之路
第四单元第二讲
改革开放
检查与反馈
学习活动二: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背景——
1、方针:
2、意义:
二、经济体制改革之路
(一)农村改革
1、第一步: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背景: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含义:
④特征:
2、第二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乡镇企业
作用: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历史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包产到户
(二)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1、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2、改革的中心环节:
3、改革的目标:
80年代——
90年代——
检查与反馈
增强企业活力
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检查与反馈
学习活动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计划经济的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
2、过程:
(1)目标确立:
(2)初步确立:
3、意义: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1992年中共十四大
21世纪初
检查与反馈
学习活动四:对外开放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过程
1、经济特区:
2、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发区:
4、1992年,
2004年以来,
5、加入世贸组织
(1)时间:
(2)性质:
(3)意义: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001年
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1984年起,14个(大秦天烟青连南,上宁温福广北湛)
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区,珠江三角区
开发上海浦东,
天津滨海新区
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点拨与提升
3、合作探究
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呢?
旧中国的开放
现阶段的开放
背景
内容
影响
列强入侵被迫开放
独立自主主动开放
不平等,沦为列强的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平等互利,引进资金技术
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便利列强的侵略,刺激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点拨与提升
19、20、21 改革开 放总结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