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新高考新挑战新策略
2018年2月1日
有关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思考
●高考招生制度为中国众多学子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拓展了社会流动的通道,对中国的教育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最大程度地维护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信力最高的国家考试。
★近年来广遭社会诟病,改革呼声日趋强烈
(一)适应教育发展现实需求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高考录取率80%
高校分层、分类;人才选拔标准、方式多样化
●基础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制度改革、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发展
★打破标准单一、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
科学选拔合适人才进入高校深造(综合评价)
服务和引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指挥棒”)
一. 高考改革的动因与目标
(二)公平性受到严峻挑战
●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背离了制度设计初衷
高考加分、考试舞弊、招生录取
●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产生,公平性面临新挑战
“异地高考”,弱势群体入学机会,“高考移民”
●社会流动的阶梯,关系社会稳定和公正
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农村考生跨越城乡二元结构
★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性不断遭到侵蚀
政策调整,综合改革,促进入学机会公平
一. 高考改革的动因与目标
(三)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
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促进入学机会公平
优化人才选拔标准和评价方式,科学选拔合适人才
引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权,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策略
高教与基教、高校与中小学、教育系统内外部协调改革
遵循规律、试点先行、协同改革、稳妥推进
一. 高考改革的动因与目标
(一)调整招生计划分配
●缩小省际高考录取率差距
增量动态调整,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调整部属大学招生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
“国家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
(二)改革入学考试制度
●改革入学考试方式
分类考试;注册入学;一年两考;自选三科;异地高考
分散备考压力,增加考生的选择机会
●改革入学考试内容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综合素质的考察
探索文理不分科,扭转基础教育过度强调应试和学生偏科的现象
●提高高考命题质量
命题专家队伍建设,考试规律和标准研究,考试科目试题库建设
提高试题信度和效度,保证全国和分省命题质量
2018年3月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解读及选课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