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技术操做规程
1 心电监护仪操作规范
1 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嘱咐或协助病人排尿;
2 接好地线,注意安全,打开电源开关,接监护导连线;
3 解开病人上衣纽扣,暴露胸部,选择左右两侧锁骨中线外下方及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为电极贴膜处;
4 先用酒精纱布擦拭贴电极膜皮肤,贴电极膜,连接监护导线,红线接右侧,黄线接左侧,绿线接左腋前线第六肋间;
5 选择清楚的监护导联,适度调整心电图波形大小,,以能触发心率计数,调整心率报警上下限,选择范围;
6 结束心电监护,向病人解释。查对床号、姓名作适当解释,关机;
7 分离导联线,摘除电极膜,用干纱布擦净贴电极膜处皮肤,协助病人穿好衣服,整理床单位;
8 拔下电源线及地线,查对及整理用物,做好纪录。
2 无创伤血流动力学监测操作规范
TM是建立在胸电生物阻抗测量(TEB)理论基础上,提供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创新型无创心功能监护产品,可以通过12种血液动力学参数来评估病人的血液动力学状况和心室功能。
适应症: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肺动脉栓塞、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多发伤、多器官功能衰竭、重大手术围手术期等危重病症需严密监测循环系统功能变化者,以便指导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禁忌症:
1 脓毒性休克
2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 严重的高血压(平均动脉压MAP>130mmHg)
4 心动过速-心率>250bpm
5 病人身高低于48”(120厘米)或身高高于90”(230厘米)
6 病人体重低于67磅(30公斤)或体重大于341磅(155公斤)
7 主动脉球囊反搏
操作方法:
1 将主机放置好,接通电源,开主机电源。
2 用酒精纱布将贴电极部位皮肤擦拭干净,并保证干燥。
3 贴电极贴片,连接导联线(有左右之分自上而下黑白红绿),白色放置两侧颈根部,黑色放在白色稍上位置,红色放置两侧腋中线剑突胸骨水平,绿色在红色稍下位置。
4 按下软键Start Monitor,输入患者信息。
5 再次按下软键Start Monitor,显示监测屏幕。
6 监测完毕,按下停止监测键结束监测。
7 全部监测完毕,与打印机连接,打印报告。
3 呼气末CO2监测操作规范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已经被认为是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外的第6个基本生命体征
适应征:
麻醉机和呼吸机的安全应用。
各类呼吸功能不全。
心肺复苏。
严重休克。
心力衰竭和肺梗死。
确定全麻气管内插管的位置。
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
测定方法
根据气体的采样方法不同,CO2监测仪有旁流型(side stream)和主流型(main stream)两种。
1 气管插管患者监测PETCO2的操作方法:气管导管与呼吸机螺纹管之间连接1次性的过滤器(或称“人工鼻”),将CO2采样管1 端连接过滤器的侧孔,另1端连接CO2的监护仪,连续无创地监测PETCO2。
2 非气管插管中的操作方法:可经面罩或鼻氧管采样连续、无创监测PETCO2。
4 BIS监测操作规范
适应症:
1 麻醉深度检测;
2 用于测定病人非手术状态意识水平(如镇静深度);
3 判断脑外伤、严重脑卒中、心肺脑复苏后病人的脑损伤程度及预后。
操作方法:
将BIS模块→ BIS引擎→数字信号转换器→病人接口电缆相连接。
用固定夹将数字信号转换器固定在靠近病人头部水平的地方,但不要高于病人的头部水平。
肥皂水(或酒精)将病人前额部皮肤彻底清洁干纱布擦干,确认病人皮肤是干燥的。
将Aspect BIS传感器与病人接口电缆相连,一旦设备探测到有效的传感器,就会自动测得所有电极的阻抗并将结果显示在BIS窗口中。
注意事项:
数字信号转换器夹子要固定在方便病人的位置,不能高于病人的头部。
病人前额部皮肤要干燥,因潮湿的传感器可能会造成错误的BIS与阻抗数值。
除颤过程中,要尽量使传感器远离除颤器电极垫。
BISx尽量不要与病人皮肤长时间接触,避免因产生热量造成不适。
电极状态应为绿色,若出现红色、黄色或灰色时要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用过的电极请勿丢弃,要全套保留备下次再用。
5 脉搏轮廓连续心排量(O)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症: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休克等需要心血管和循环容量状态监测的病人。
禁忌症:
有心内分流、主动脉瘤、动脉狭窄、肺叶切除、肺微栓塞、严重心律紊乱者。
操作方法
(1)插入中心静脉导管,O模块接口电缆的温度探头相连;
(2)插入Pulsiocath动脉导管(首选股动脉),O模块接口电缆、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有创压力模块连接;
(3)校正脉搏轮廓连续心
icu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