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进(上).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进
一·古代文明中的管理实践
1·人类的管理活动与历史同样悠久:金字塔、长城、两河流域的灌溉工程等大规模的人类活动没有组织与管理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各自孤立、分散进行,没有积累、也不可能广为传播。
2·古代管理实践的主要领域:宗教活动、军队管理、治理国家,有组织的活动产生了管理。
3·中载,修建长城时的计划不仅计算了城墙的土石方量,还对所需的人力、材料,以及从何处征集劳力,他们往返的路程、所需口粮、各地应担负的任务也都明确分配。
宋真宗年间昭君宫被烧毁,大臣丁渭全权负责修复时的系统方案一举三得,高效率地解决了烧砖瓦、运材料、修复原来街道三个问题。
《孙子兵法》、《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著作中有许多关于领导艺术、管理国家政治、经济的思想。4·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对象的管理还没有被人们重视。
二·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
1·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大机器生产的推广和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催生现代管理科学的土壤。
2·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Robert Owen (1771—1858):最早提出关心人、理解人的思想,重视员工福利、行为教育,成功的纱厂和不成功的“新协和村”。
Charles Babbage(1792-1871):数学家,对管理问题进行定量化研究的先驱。对工业生产中的作业操作、工资、成本、均衡生产等多方面问题都有贡献。
Adam Smith(1723-1790):古典经济学家,创立了经济人假设和劳动分工理论,论证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作用。著名的扣针制作实例。
3·管理学产生的条件
大规模的协作劳动成为基本劳动形态,封建的手工业生产开始向资本主义机器生产转变,指导思想、管理手段、经营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经济、技术、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工厂的运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实践的丰富是推动管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三·科学管理思想
(一)科学管理:F·W·Taylor--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诞生的标志。
(1)·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矛盾尖锐
经济蓬勃上升时期,小工厂迅速发展成为生产多种商品的大企业,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出现许多新问题。
市场容量大的卖方市场,产量就意味着利润。
工厂里机器设备先进但管理落后,设备利用率达不到60%,生产作业由工头凭经验派工
“磨洋工”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标准与规则。大部分工厂采用极低的计时工资。
如果你处在泰罗的时代,你会怎样做?
个人经历:学徒--技工--工程师,懂技术、会操作、熟悉生产过程、刻苦严谨的素质,理解工人的想法与感情。
(2) 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里和相同的劳动耗费条件下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在增加产量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为工人提高工资、资本家增加利润提供了可能性。问题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之后多出来的工人怎么办?
2。科学管理的基础是用准确的科学知识、科学试验、科学方法代替旧式的经验管理和个人判断,是工作标准化、定量化。著名的搬运铁块试验、铁锹试验。
3。科学管理的实质是树立新的管理哲学,进行一场彻底的精神革命,其核心是劳资双方必须把精力从利益争夺转向共同合作多创利益上,用合作取代对立。“一块经济利益的大饼,它的分享者之所以会不断地发生冲突,是因为其中一个分享者的份额如要有所增加,往往会损害到另一个分享者的分额”,但“只有在这块经济利益大饼的大小是固定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种利益上的互相损害,如果能更加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得整个经济物质和服务的供应有所增加,那么,大饼的分享者每个人的份额都可以不用争夺而有所增长”。
科学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里和相同的劳动耗费条件下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在增加产量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为工人提高工资、资本家增加利润提供了可能性。问题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之后多出来的工人怎么办?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进(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