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话说温州-瓯越文学5琦君.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瓯越文学
《家乡味》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匆匆将三十年。生活上尽管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士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荨茱鲈鱼长入梦,他乡虽好总添愁。”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乡思》“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水是故乡甜》“说实在的,即使是真正天然的矿泉水,饮啜起来,在感觉上,在心灵上,比起大陆故乡的‘山泉’来,能一样的清洌甘美吗?”
琦君
瓯越文学
(5)
乡韵琦君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
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
琦君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庙后村一个旧式家庭,生父名国康,母亲卓氏,1岁失父,4岁丧母,由大伯父潘鉴宗(她笔下的父亲)、大伯母叶梦兰(她笔下的母亲)抚养成人。
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其父(潘鉴宗)为官多年,喜欢收藏古籍、碑帖、字画,家中藏书丰富,身为师长,却酷爱中国古典文学,对琦君一生的文学爱好有极大的影响。爱之深教亦严,父亲常盼她成为才女,特请私塾教师叶巨雄为她的启蒙老师。于是:五岁,认方块字;
六岁,学描红;
七岁,读《诗经》、唐诗、习字;
八岁,读《女论语》《女诫》《孟子》;
九岁,读《论语》《左传》、唐宋古文,学做古文;
十岁,她就过目能涌,挥笔成文了
之江大学旧址
上海复旦大学
上海财经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学院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近50部,包括《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散文《春酒》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
琦君以散文响誉文坛,写得最好最多的,是怀乡思亲的散文。琦君忘不了故乡的山水,自然更忘不了故乡人,忘不了亲爱的父母、尊敬的老师、异姓姐妹,甚至长工和乞丐。她把她的满腔思念,一片至情,溶铸到每一篇作品里。不论写人、事、物,都以细腻雅致的文笔,动人情节把读者牵引至她所无法忘怀的故乡,使读者与她重回时光隧道再次感受昔日的悲喜心境。她是台湾同胞爱国怀乡情怀的优秀“代言人”
她曾在《烟愁》后记中这样说:“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乡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故乡的江心寺》再饮江心寺的回头水,更愿此身幻化为井底清泉,回旋地回到故乡。

话说温州-瓯越文学5琦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340 KB
  • 时间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