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查房
知识回顾
定义:尘肺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该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病因:,应考虑混合粉尘会有联合作用。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工人的个体因素和健康状况对尘肺发生也起一定作用。
,蓄积量主要取决于粉尘的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和防护措施。粉尘浓度越高,分散度越大,接尘工龄越长,防护措施差,吸入并蓄积在肺内的粉尘量越大,越易发生矽肺,病情越严重。
临床表现: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
,晚期患者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
。一般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黏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
,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相关或平行关系。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痛,也可胀痛、针刺样痛等。
,有效呼吸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
,可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黏膜血管损伤,痰中带少量血丝;也可能由于大块纤维化病灶的溶解破裂损及血管而使咯血增多。
,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常见有消化功能减退。
尘肺分期:
根据X射线胸片表现分为三期:
一期尘肺是指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
二期尘肺是指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三期尘肺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毫米,短径不小于10毫米;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并有小阴影聚集;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并有大阴影。
并发症:
主要是肺感染,这是尘肺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较少见,为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
粉尘作业工人,特别是矽尘作业工人,比一般人群易患肺结核。
主要见于石棉作业工人及石棉肺患者。
见于部分晚期患者,这是因为慢性支气管炎使气道狭窄,通气阻力增加,产生阻塞性肺气种,肺动脉压升高,而致慢性肺心病。
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气胸等诱因是导致发生失代偿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滥用镇静及安眠类药物也是导致尘肺患者呼吸哀竭的原因之一。
治疗
尘肺的治疗是以治疗和预防各种并发症为主,防止并发症会延缓尘肺的进展。
,就应调离粉尘作业岗位,病情较重者应休息或安排疗养,在冬春两季要注意防止呼吸道感染。患者应在医疗监护下工作或休息、组织作保健体操、太极拳等活动,以增强体质。给予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积极预防、发现和治疗并发病,待别是预防和治疗结核病极为重要。
(1)常用药物:克矽平、汉防己甲素及铝制剂,可延缓尘肺的进展。
(2)中医中药治疗:主要有行气活血、清肺润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肺通气功能和延缓肺纤维化进展的作用。常用药物有川芎嗪、丹参酮注射液,银杏叶制剂、痰热清等。
尘肺病理为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肺功能下降,对尘肺合并结核球,其他肺组织纤维化轻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结核球;对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肺大疱,严重影响肺功能者,不适合手术治疗。肺灌洗术,适合于近期大量接触粉尘且矽肺一期以下患者,不适合矽肺二期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如肺结核。
预防
、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 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
、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防止粉尘飞扬。
:包括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脱离粉尘作业时还应做脱尘作业检查。
: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体格检查:℃,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钟,血压90mmHg/60mmHg,Wt60Kg。
既往抗痨史:2013年行HRZE方案抗结核治疗1年5月,(不规律用药,未诉药物不良反应)。
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有尘肺病史20余年,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炎"等慢性病史,无"肝炎""伤寒
尘肺合并肺结核医疗护理方法介绍和查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