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法治社会
一是加大依法治理力度。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依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深化“政社互动”,加快健全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健全政社有效互动的实体和程序规范,依法梳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治权利事项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凡属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要放手让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主管理。完善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更好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深化中新社会治理合作试点。按照中新社会治理合作试点三年规划,加快推进21个社会治理创新项目。重点在加强基层社区治理创新、完善社区各方协调机制,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增强社会活力,以信息化引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典型培育,加强信息宣传,总结提炼园区社会治理的新亮点、新经验、新品牌。综治委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定期通报推进情况,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是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充分发挥园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和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功能,完善区、街两级社会组织培育体系,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推动政府向行业协会(商会)转移部分职能,有序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在机构、职能、资产、财务、人员等方面与行政机关脱钩,支持其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推动社会组织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促进社会组织依法自治、诚信自律和健康发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探索建立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园区活动管理,引导和监督其依法开展活动。
四是创新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搭建网上信访平台,实行网下办理、网上流转,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推进逐级依法走访维护合法权益。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健全大调解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拓展访调、诉调、公调等对接机制,进一步完善交通事故、医患、劳资、消费、校园、物业管理、环境保护、婚姻家庭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和调处机制。
五是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全区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强
##工业园区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法治社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