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探索
过去几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绩一直处于全市领先位置,但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经济技术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遭遇瓶颈,正面临转型的困境,各区领导也十分关心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此,###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工作局总结以往经验做法,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外出学习考察等,共同探讨未来几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村级经济基本情况
截止2015年底,###经济技术开发区41个行政村(社),,,村均净资产6752万元;,工业总产值超5亿元的村有19个(其中超20亿元的2个村,10-20亿元7个村,5-10亿元的10个村);,%,村均1184万元,村均比上年增加99万元,其中可用财力超过5000万元的1个村,2000-5000万元的5个村,1000-2000万元的10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1258元,%。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城乡一体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大力加强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村级经济发展新渠道,在村级经济转型升级上作了有效尝试,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做法是:
。为解决土地资源制约瓶颈,###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足扶持和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了《<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的补充意见》和《关于明确土地和房屋出租价格的通知》等文件,在土地、招商、项目、税收政策以及村级可用财力增长方面都作了较大幅度的优惠、奖励和补助规定,有力推动了村级经济转型发展。“十二五”期间,###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帮助行政村(社)解决土地指标近300亩,财政奖补 2000余万元,税收返还 4983万元。同时结合市级经济一般村帮扶措施,在2014年开展区新一轮经济一般村的帮扶,认定净资产3000万元以下及可用财力400万元以下的村为镇级经济一般村。对镇级经济一般村新增物业、现代高效农业、三产服务业等经相关部门批准立项的经营性项目,区财政按照经营性项目投资总额的20%给予补助(总补贴最高不超过250万元),或由区统一建设物业载体,经济一般村低价认购。2014-2015年财政共奖补335万元。
。一是拼抢载体建设。通过规划引领、置换土地、回购小微企业、拆旧建新等办法,在村级工业集中区建造标准型厂房,并坚持“先定后建”原则,按照企业需求“量身定衣”定向建造标准厂房,提高标准型厂房的出租率和利用率,避免建设的盲目性。二是加大三产物业用房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各村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或合资合作等方式“退二进三”、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将货币资本转化为物业资产,不断做大物业经济。
“十二五”期间累计共建设完工110个经营性项目,,。
。根据各村不同的实际情况,逐村研究、逐村定位,因地制宜制定各村的发展规划。一是挖掘自身资源,拓展运用空间。全面清查村级土地、房屋资产、积极整理宅基地、农用地,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经开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