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政史地]高二必修三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科目
历史
年级
高二
班级
时间
课题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难点
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学习用具
自主学案
本单元主要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主要介绍了以下四个问题:(1)主流思想是什么?(2)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3)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主流思想是什么呢?时间上:主要指古代中国文化的内容内容上: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演变
内涵上: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史
【导入新课】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一次集会上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到2500年前孔子的思想中去寻找智慧。
看到这些,老师感慨是:孔子究竟有什么价值,让这些政要精英们有如此行动、如此断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圣贤,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他们的魅力,寻找启迪。”
【推进新课】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概念
(1)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2)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合作探究1:“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论辩难?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人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天下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合作探究2: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直接原因:各家学派代表著书立说,互相批驳,形成“争鸣”局面。
小结:一定是思想观念是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3、主要派别代表:
春秋战国,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三教九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P4历史纵横)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等。
4、历史影响
这些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派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
合作探究3:百家争鸣对中国社会有何重大影响?(学生回答)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无人不晓。你对孔子知多少?
(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孔子生平。)
1、孔子的思想
《论语·为政》中孔子总结

[高二政史地]高二必修三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4156456
  • 文件大小2.47 MB
  • 时间201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