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溪路(玉古路-天目山路)道路整治工程
第一部分道路交通部分
一、概述
西溪路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西湖风景区山地北麓,北侧为天目山路,南面为山区。本次西溪路整治工程规划范围东起玉古路,西至天目山路,。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红线宽24~40米,计算行车速度30-60km/h。
受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委托,由我院对西溪路(玉古路~天目山路)进行道路整治工程规划设计。
西溪路区位示意图
现状西溪路于2003年进行拓宽改建,其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目前道路红线宽18~40米不等,其中天目山路~杨梅山路段已按规划实施至40米,两块板断面形式,双向四车道,计算行车速度40km/h;杨梅山路~古墩路段,现状道路宽度为30米,三块板断面形式,双向四车道,计算行车速度40km/h;古墩路~万塘路段,现状道路红线宽24米,三块板断面形式,双向四车道,计算行车速度40km/h;万塘路~玉古路段,道路红线18~19米不等,三块板断面形式,双向两车道,计算行车速度30km/h。沿线与西溪路相交的城市主次干道由西向东依次为留和路、花坞路、汽车西站东通道、古墩路、天目山路等,交叉口均采用平面渠化交叉口形式,道路沿线跨越的河道有五常河及沿山河。目前,西溪路与天目山路是杭州市西大门的两条进出通道,在城市西部路网交通中具有重要作用。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西溪路古墩路以西段为城市主干路,规划红线宽度为40米,双向4车道;以东段为城市次干路,宽度分两段,古墩路-万塘路段宽24米,双向4车道,万塘路-玉古路段宽18米,双向2车道。
结合杭州市总体规划及西溪谷区域规划,本次工程规划设计范围内的西溪路线位基本同现状,仅局部进行微调,万塘路以东道路宽度基本同规划控制红线,万塘路以西规划红线宽为18米,建议拓宽至24米实施。
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西溪路道路控制红线分三段:
1、西段:天目山路~古墩路,红线宽40米;
2、中段:古墩路~万塘路,红线宽24米;
3、东段:万塘路~玉古路,红线宽18米;
本次规划西溪路分段设计简述如下:
1、天目山路~杨梅山路段,道路宽40米,四块板断面形式,双向六车道布置,行车速度50~60km/h;
2、杨梅山路~古墩路段,道路宽40米,三块板,中间双向四车道,两侧设置辅道,行车速度50~60km/h,辅道车速按30 km/h;
3、古墩路~万塘路段,道路宽24米,一块板断面形式,双向四车道布置,行车速度30~40km/h;
4、万塘路~玉古路段,道路宽24米,一块板断面形式,双向四车道布置,行车速度30km/h;
二、项目编制依据
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任务委托书,项目编号2011-05-016;
《杭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西湖区分区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西溪路两侧地区景观规划(深化)》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西湖分区留下单元(XH14)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各相交道路施工图或最新设计成果;
道路中心线、红线、绿化线、河道线、1:1000地形图及地下管线图由市杭州市规划局信息中心提供。
三、相关规划情况分析
西溪路整治线位沿线周边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文教用地及风景区用地。根据各地块用地特征及交通配套设施的不同,将本次规划道路穿越区域从交通角度划分为四个片区。
留下古镇片区:片区范围:北至五常大道、天目山路,南抵老和山,西临绕城高速公路,东以军区为界。
交通重点:在于实现西向出城的快速转换,减少片区交通对快速过境交通的阻断与干扰。
西溪湿地集散片区:片区范围为:北至天目山路,南至老和山,西以杨家牌楼及军区为界,东临城西休闲公园。
交通重点:由于西溪湿地主入口,规划轨道交通3号线终点站及换乘枢纽的存在,交通的重点在于实现旅游交通、西向入城交通便利的到发组织与换乘,并减少对天目山路快速交通的干扰与阻断。
汽车西站枢纽片区:片区范围:北至天目山路,南至老和山,西临城西休闲公园,东以古墩路为界。
交通重点:在于缓解汽车西站公共客运交通对快速路交通及片区交通的影响,并减少紫之通道过境交通、景区交通对天目山路快速交通的干扰与阻断。
浙大科技园科创产业片区:片区范围为:北至天目山路,南抵老和山,西至古墩路,东至万塘路。
交通重点:梳理西溪路沿线的道路节点,减少两侧地块的进出交通对西溪路交通流的干扰。
道路沿线用地特性分区参
杭州市西溪路道路整治工程规划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