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被魔鬼追赶着
【论文关键词】:; 时间; 写作
【论文摘要】:福克纳对待时间的挑战时,选择了"苦熬"作为"时间"的产物,必将在时间的绵延中继续得到保持和磨砺。忍耐力、苦熬劲头可以给我们不断生活的力量和勇气,并继而成为经世的精神和哲学。苦熬在时间中,两者都将不朽。
1950年11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前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因为他对美国新文学所作的强有力的、独立的艺术上的贡献"。12年后,他猝死在密西西比州的巴哈里亚。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一再地考验仍然存在的自我,继续等待这个时刻、瞬间:夜晚·黑暗·长眠:那时我可以把我的痛苦,为之流汗的一切永远丢掉,也永远不再使我苦恼了。他以既恐惧又希望的复杂情绪,但又加以轻蔑的心理,留心着那个时刻已经许多次了"。这个在其小说中与"时间"打交道三十多年的"南方农民",终于还是停步在时间的某个结点上。
当我们解读福克纳小说中的"时间"--时间意识/时间哲学/时间理论--时,不可跨越的文本当然是其巅峰之作《喧嚣与愤怒》。昆丁·康普生自述的第二章处处弥漫着"时间",这也成为这部小说常常被誉为"天书"的罪魁祸首。这个"时间的不惑症者",和他的"哲学家"父亲,都对时间有一种变态的恐惧。经典的研究源自萨特的论文《福克纳小说中的时间〈喧嚣与骚动〉》:"小说家的美学观点总是要我们追溯到他的哲学上去……显然,福克纳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其实,当我们阅读福克纳的其他小说时,会发现昆丁的"时间"外,还有很多"时间",而解读的"把手"正是我们的"五官"。
对官能的敏感是福克纳作为一个现代诗人的艺术灵韵。在他的小说中,对于官能的敏感,显然已经化为一种自觉的写作;而且很多时候,福氏将多种官能并置,并采用"交感"的处理方法,使多于两个的感官反应形成语言上-意象上-接受上的迷幻,如在《圣殿》中有这样一段:
忽然,她的冲刺中断了,她头朝下地奔跑着;她看见自己的两条腿还在空中奔跑,她轻飘飘而又结结实实地朝天摔倒在地上,静静地躺着,仰望着一个长方形的豁口,一些震动得嗒嗒响的松动的木板正在合上这个豁口。一些薄薄的灰尘穿过一狭条一狭条的阳光洒落下来。
这里至少并举了视觉、听觉、触觉三种官能的表现,严格地说,"薄薄的"、"轻飘飘"应另列出来,归为综合性的"感觉"。这种"官能交响乐"在使小说的语言奇、幻、狂之外,往往成为结构-情节上延宕、激荡的一笔:情节的线性发展被打断,于高潮前吹吹风,点点火,使高潮在这"花絮"的激扬下爆发。让我们看看《喧嚣与骚动》中经典的一段:
她的脸仰望着天空天宇很低是那么低使夜色里所有的气味与声音似乎都挤在一起散发不出去如同在一座松垂的帐篷里特别是那忍冬的香味它进入了我的呼吸在她的脸上咽喉上像一层涂料她的血在我手底下突突地跳着我身子的重量都有另一只手支着那只手痉挛抽搐起来我得使劲呼吸才能把空气勉强吸进肺里周围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灰色的忍冬香味。
这个"浓得化不开"的花絮后面即是昆丁部分的两个高潮之一--昆丁欲手刃凯蒂及兄妹俩暧昧含混的对话。这个弥漫着悲凉、血腥的"感官集中营"拉开了下面高潮的序幕。而在这里,福克纳感官反应的展示,已经喻指了下面的一些情节,从而在语言的狂欢之外,造成某种结构上的关照。
可以说,福克纳小说中的"感官集会"俯拾皆是,它们与"时间
论被魔鬼追赶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