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是指医务人员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及医疗仪器设备来获得患者资料并结合疾病历史和现状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
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全面、细致、及时、准确地进行病情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为了更好地开展病情观察,护士应熟悉观察的内容,各类患者病情观察的重点,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做到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恶化,提高医护质量。
病情观察的目的
1、为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这是正确开展护理程序的第一步。
2、了解病势,准确判断预后、病势的发展趋向,主要观察患者的目前症状、脉象、舌质、舌苔、精神、食欲等。如有症状减轻说明病情好转;病情的变化幅度大,常为恶化的表现;舌苔脉象由异常趋向正常,表明病情好转;患者的精神状态与食欲好转,表明病情好转。因此,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动态的观察,能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病情观察的目的
3、及时发现危重症及并发症,为抢救赢得时间。疾病过程中,正衰邪盛,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及危重症,如果护理人员及早发现,抓住先兆症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防止疾病的发展。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种疾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熟悉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和抢救措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防患与未然。
病情观察的目的
4、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反应,药物治疗后应有相应的疗效,护理人员应细致地观察。如服解表药后,是否汗出、热退;服温阳利水药后,患者的尿量如何,水肿是否消退等。如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则应及时反馈,适当调整医护措施。
病情观察的原则
(二)掌握证候传变规律
人体各脏腑均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且相互联系,只有了解脏腑的虚实变化,才能掌握证候变化规律,为病情观察提供依据。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各脏腑在生理活动中保持协调统一,主要是靠经络的沟通、联络作用实现的。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和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病变可以反映于外表。
病情观察的要求
(一)普同一等,护德高尚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从患者利益出发,树立高尚护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经常深入病房与其接触,以便观察病情。
(二)内容全面,重点明确
病情观察应根据疾病和证候的不同有重点地进行,做到心中有数。护理人员要照顾病房的每位患者,如果豪无重点地泛泛观察,就会造成观察不够细致,抓不住重点,可能遗漏重要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在熟悉患者病情、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有重点、有目的地对疾病症候进行观察。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