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漫谈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亮点。古诗意境深邃、语言优美,音韵别致,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大都是名家绝唱,其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是我们语言大餐中的佳肴美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奥妙,使学生在古诗的学习中领悟语言,陶冶情操。根据古诗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小学古诗教学如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在语言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意境美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教学古诗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选择自己适合和学生易于按受的方式教学古诗,认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诗情入诗境。让学生在诗情诗境中感悟古诗的美妙。古诗教学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一是要介绍作者背景。每一首古诗的作者都有他特定的生活背景和个人阅历,学生了解了这些以后,就能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介绍作者背景只是古诗教学的前奏或序曲,因此,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抓住重点,言简意赅,不能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讲得太多或面面俱到。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搭起入境桥梁。如袁枚的《所见》描绘的是骑牛高歌的牧童,忽然停歌静立捕蝉的生活画面,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自己心情愉快时放声高歌的情景和平时捕捉蜻蜓、蝴蝶等昆虫时的体验,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三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音乐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就容易理解诗意;四是要进行丰富的情感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再现能力、想象能力,又帮助学生弄懂了诗意,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之美。
二、在古诗品读中让学生感悟语言美
古诗意境优美,语言奇崛,意涵深远,让人过目难忘。古诗纷繁复杂的语言特点,不易一下子掌握,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而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知识不全面,要很好的把握好古诗的语言特质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帮助他们疏通理解,教给分词连序法这样一种古诗的学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学法具体概括为七个字:扩、留、补、换、调、嚼、考。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就是把诗人本来高度浓缩了的语句加以扩展,使诗句本来的意思明显化、具体化,学生也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诗句中诸如时间、地点、人名等。这样也便于保留诗文原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背诵;补:成份省略是古诗中常见的现象,碰到这种现象,只要把省略了的成份补起来,学生就会不讲自通了。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中
“江枫渔火对愁眠”这里就省略了主语谁,谁对愁眠,补上主语以后,学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了;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因为古诗姓“古”,所以就有古今差异较大的字义、词义和古今不同的语法现象。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元”,“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远上寒山石径斜
小学古诗教学漫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