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送审稿)
沙县人民政府
2009年12月8日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土地利用规划背景 2
第一节县域概况 2
第二节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 4
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5
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9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 12
第一节指导思想 12
第二节原则 12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任务 14
第一节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 14
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15
第三节土地利用主要目标 16
第四节土地利用主要任务 19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24
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结构调整 24
第二节农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25
第三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28
第四节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31
第五章土地利用分区及管制规则 32
第一节土地利用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32
第二节土地利用政策分区与管制规则 38
第六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41
第一节中心城区发展战略 41
第二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 41
第三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42
第四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44
第五节中心城区用途管制规则 44
第七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6
第一节耕地保护工程 46
第二节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 47
第三节重大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工程 48
第八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与引导 50
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1
第一节强化规划实施行政管理措施 51
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手段 52
第三节建立规划实施技术保障措施 52
第四节扩大规划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53
第十章附表 54
附表一沙县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表 54
附表二沙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规划指标 55
附表三近期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及补充耕地规划指标 55
附表四规划期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及补充耕地规划指标 56
附表五乡镇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公顷) 56
附表六乡镇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亩) 57
附表七乡镇园地规划指标 57
附表八乡镇林地规划指标 58
附表九沙县2009 年扩大内需项目基本情况表 58
附表十 2008年中央新增投资下达沙县项目土地审批情况统计表 59
附表十一 2009年中央新增投资下达沙县项目土地审批情况统计表 60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的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沙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明确2006—2020年期间沙县土地利用的基本战略,确定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调控指标、任务和政策,提出土地利用的区域划分和分区域的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城乡规划建设和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范围为沙县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
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近期年为2010年,目标年为2020年。
第一章土地利用规划背景
第一节县域概况
闽中明珠——沙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县份。从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年)设县,有着1600年的发展历程,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素有“金沙县”之称,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
沙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三明市七个中央苏区县之一。早在1928年夏,沙县就建立了地方党组织;1931年6月,沙县被毛泽东列为红四军活动区域;1933年、1934年,中央主力红军东方军两度攻占解放沙县,使沙县成为中央红军开展东方战局的战略要地,成为中央主力红军东方军开辟的一块新苏区。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彭德怀、滕代远、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邓萍、袁、李志民、刘正赓、麦农本、钱益民等革命前辈都曾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地处东经117º32’—118º06’,北纬26º06’—26º41’之间。东邻南平、尤溪,南连大田,西毗三元、梅列、明溪,北接顺昌、将乐,,,距省会福州市约200公里,距三明市和南平市分别为20公里、60公里。随着向莆铁路、厦沙高速公路、三明沙县机场、沙溪航运码头的建设,沙县将成为福建内陆地区交通运输方式最齐全,对外运输通道最发达的综合交通枢纽。沙县作为海西三明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
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