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园舞蹈教师的舞蹈创编及排练
摘要:幼儿园舞蹈教师在舞蹈创编和排练方面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过分注重动作的精细、不注重美感的培养和成品舞长期不创新等等,导致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下降,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因此应该改变幼儿园舞蹈编排模式。在舞蹈创编与排练的内部对应性上,应该根据基本功、舞种及舞感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排练模式,这样才能够使幼儿的舞蹈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升华了幼儿的审美价值观。
关键词:幼儿园舞蹈教师;舞蹈创编;排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48-02
舞蹈在幼儿成长发展之初,对于幼儿世界观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毛诗序》中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舞蹈对于感情地抒发、美感的培养是十分有好处的,应该在孩童时代就教授给孩子们。而在舞蹈学习中,幼儿逐渐懂得美感,逐渐懂得肢体语言的表达,这一切都与幼儿园舞蹈教师对于幼儿的教学是分不开的。幼儿园舞蹈教师在编排一套成品舞时,要擅于发现幼儿的舞蹈元素、编排时要考虑幼儿体质特点和培养孩子们的舞感,在基本功、舞种和舞感方面要选择与其相对应的排练模式,这样才能让舞蹈真正融入孩子们的生活,真正为孩子们带去快乐和愉悦,真正塑造具有美感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幼儿园舞蹈教师的舞蹈编排模式分析
。擅于发现幼儿的舞蹈元素,把发现的元素都当做素材记录下来,创编成幼儿成品舞,这不仅适应了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和习惯特征,也创新了成品舞蹈,使舞种多样化,有利于舞蹈教师自身的受欢迎程度。如何发现幼儿的舞蹈元素呢?在这里,可以从幼儿的生活细节、音乐感带来的情不自禁和幼儿自己的想象思维出发,寻找舞蹈素材。在室内理论课堂上,舞蹈教师可以询问孩子们平时的生活时给孩子们放一些好听健康曲调的音乐,试图引起孩子们的兴奋,在他们手舞足蹈之际,要抓住他们平时喜欢的肢体语言,并记录下来;教师还可以通过幼儿对一个主题的感受出发,挖掘他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感觉,比如春夏秋冬、花鸟鱼虫等等,先想好舞蹈的名称,再听取孩子们对这个名字的各种感受的肢体语言表达,这样对于幼儿成品舞的创编是非常有好处的。
。收集了诸多幼儿舞蹈元素素材,接下来就是成品舞的创编了。在创编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体质特点,不宜编排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复杂程度也应该有限,如果非要加大难度,也必须是在基本功的训练中练熟的动作,才可以给幼儿们教授,因为幼儿时期的身体发展异常重要,舞蹈教师不应该单纯为了舞姿的美妙与模样的活泼灵动而不顾幼儿们的身体,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编好成品舞之后,就是对成品舞的教授,也就是排练阶段。排练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对于舞蹈的感觉的培养,从某个程度上来讲,舞蹈的动作都是其次的,而感觉是第一要位。
有了舞蹈感觉,具备了那个精神,才能激发起舞蹈的积极性和兴趣度,才能在一次一次枯燥的排练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乐趣,而如果教师不注重对这方面的培养,而只是死抠动作,注重细节,那么即使是成功地排练完毕,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们对于舞蹈产生了恐惧,也就没有什么下文了,不会
试论幼儿园舞蹈教师的舞蹈创编及排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