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研课题读书笔记.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研课题读书笔记
课题名称
高中物理1新思维整合课件实例研究
课题主持人
张峰
读书内容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第六章课件设计
笔记主题
高效课件的解决策略
阅读时间
2010-01-11
记录人
张峰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既能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利于教师使用和提高教学效率。为切实提高课件使用的有效性,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应用理念,掌握课件设计的技能和方法,不断提高课件设计和使用的水平。那么,什么样的课件是高效的课件?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误区
丰富的课件资源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存在课件使用不当的问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走向误区。
误区之一:追求课件的“外在美”、“形式美”,忽视课件的“内在美”、“内容美”。为了追求课件的完美,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动画,使得最终课件大小达到数百上千兆,画面背景复杂,按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他们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认为只要音频、视频、动画等一起上阵,就是好课件。一些课件所用色彩比较亮丽、鲜艳,动画频繁,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这些人对技术兴奋,认为越先进越好;对技术依赖,认为没用网络就不是好课;追求技术高、精、尖、全,重硬轻软,忽视人的价值;认为技术万能,忽视教学规律等等。多媒体课件开发不仅是艺术,更重要的是科学。我们倡导的是有效整合,一味的追求华丽,是不切合实际的。
误区之二:以课件代替板书。有的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片面的认为只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了课件就是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于是我们看到有的教师将课件制作成幻灯片,从复习引入开始直到习题作业结束,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甚至有的教师干脆将板书全部搬上屏幕,将原本更直观、更形象的实验或实物演示的教学内容用课件来演示。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制成课件,也并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制作课件。课件主要选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展开的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为用而用、“黑板搬家”。 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成为无章法的机械式教学模式。把传统课堂上板书的内容全部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来代替黑板。一些所谓的课件也就是“书本搬家”、“板书搬家”、“习题搬家”,教学方法依旧。这样做的最大伤害者是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机交互差,学生互动少,这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误区之三:以辅代主。一些课件开发者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却不知他的课件辅助教学“辅”在何处。我们提倡课件应该有友好的界面,操作简单、方便,应该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追求软件的内在作用,而不是外在的所谓“美”。许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总是希望课件能看起来有趣点,好看点,所以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总是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的动画或声音。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有的甚至请专业人士制作复杂的二维或三维动画,让学生大开眼界。可这种表面看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花哨热闹的课件,不但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干扰课堂教学,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误区之四:在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师的如何“教”

教研课题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456465
  • 文件大小88 KB
  • 时间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