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都能呼吸;2、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4、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6、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生物的分类(了解)
按照形态结构分: 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 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空中飞翔的生物;
按照用途分: 家禽、家畜、作物、宠物;
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阳光、空气、水分、
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阳光、空气、水分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关系):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 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等
7、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8、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10、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1、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1、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
A: 粗准焦螺旋,作用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B: 细准焦螺旋,作用使镜筒小幅度升降, 调整物象清晰度
C: 镜臂,作用握镜部位
D: 镜柱 E: 目镜
F: 镜筒,作用是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物镜
G: 转换器,作用转换物镜; H:物镜
I: 载物台,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观察的物体。
J: 通光孔 K: 遮光器
L: 压片夹,固定玻片
M: 反光镜,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N: 镜座,支撑载物台和镜臂。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若所需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想移到视野中央,则应该往左上方方移。
2、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如果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上标有40X,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400 倍。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4、下降镜筒时眼睛要看着物镜,避免压碎玻片。
5、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F”,那么,玻片上写的是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倒立的,上下左右都颠倒)
6、
生物七上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