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南枢纽互通立交
跨交威青高速公路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龙青高速公路土建八标段工程设计文件及根据与业主签署的施工承包合同书及招标文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二章第27、28、29条之规定。
3、当地的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并结合现场实地勘察和调查咨询资料。
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技术水平和路基工程施工积累的施工经验。
5、我单位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取得的相关资料。
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667-1999)。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01)。
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9、《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范》(JTJ076-95)。
1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
(二)编制原则
1、减少跨线交汇施工干扰范围,合理的组织施工将干扰降至最低。
2、迅速的恢复交通,施工完毕后以最快速度恢复威青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
3、施工组织合理,统筹安排,均衡生产,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4、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组成配套合理、高效的机械化作业线,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缩短施工工期,做到快速有序施工。
5、施工工序及各施工生产要素安排、配置合理周密,从安全、质量、技术、环保四个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保证措施,施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6、施工期间遵守边通车、边施工的原则,尽量降低施工因素给公路运营造成的影响。
7、坚持“环保三同”的原则,即“施工环保同考虑,同安排,同落实”,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积极维护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周围原
有植被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污染阻塞河流。
(一)互通概况
华山南枢纽互通立交工程位于即墨市区东北与威青高速相交并互通,主交通流方向为龙口-青岛,交叉桩号为K125+(龙青路里程)及K176+(威青路里程),交叉角度为68°41′26″。本互通立交为定向匝道与环形匝道相结合的复合型立交,为对称四上四下模式,主线桥及A、C、E、F匝道桥累计五次跨越威青高速公路,跨越形式采用36m+45m+36m现浇连续箱梁,详见“华山南互通立交与威青高速位置平面示意图”。互通由一条主线及八条匝道组成,,。主线起于K124+345,终于K126+180,全长1835米;被交路长度2040米;;其中跨线桥6座,;涵洞3道,;桥式通道9座,;箱型通道5道;改路、沟、渠合计2545米。
主线桥箱梁断面形式为:、、单箱三室、板厚22~50cm;
A、C匝道桥箱梁断面形式为:、、单箱单室、板厚22~50cm;
E、F匝道桥箱梁断面形式为:、、单箱双室、板厚22~75cm。
主要工程数量:;;加宽路基填方38000m3。。
(二)设计标准
1、桥涵设计标准
(1)荷载等级:公路—I级;
(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地震烈度为6度。
2、路线设计标准
(1)主线路基宽度26米,,被交路路基宽度28米,,;
(2)主线设计车速120km/h,匝道最小车速40km/h。
(三)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施工期间保持被交路网道路的畅通:
1、被交路路面挖除重新铺筑的,应在路侧铺筑辅道,保证车辆通行。
2、被交路加宽改造的,可采取半幅施工,另外半幅通行,但须提前做好交通疏导以及放置交通标志。
3、跨越道路(省道或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期间应采用安全有效措施保障被交路的通行,同时在施工支架之前设立限高架,使车辆顺利通行。
4、现有路网作为施工便道,施工完成后要恢复原有道路。
图1:华山南互通立交与威青高速位置示意图
(四)跨交既有威青高速路工程
1、跨线立体交叉部分
设计有一座主线桥及四座匝道桥跨越既有威青高速路。
表1:跨威青高速桥梁统计表
跨线桥
起点桩号
终点桩号
跨路箱梁
对应桥墩
对应桩基
拟跨越方案
E匝道桥
K176+690
K176+716
第二联
4#、5#
4根
上下行按施工顺序修建门洞,施工时威青路按各桥施工顺序进行单车道封闭。
A匝道桥
K1
华山南互通涉路施工专项方案(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