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特征和主要趋势,在高校国际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我国高校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与思考。文章以“走出去,带进来”的角度,浅谈了实施国际化课程的意义与体会,就教学实践中实施的具体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国际化课程;全英语教学;产学研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240-0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国际化兴盛于欧美研究型大学,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陆续制定了相应政策,各研究型高校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做了相应的探索和实践。国际化课程发展至今,受到了高校的重视,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法律和制度的保证,课程的开设分散且不平衡等。人才培养国际化任重而道远,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国外的前沿科技知识,还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国际化稳步发展并日趋成熟的今天,我们也在日常教学中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与努力,下面浅谈几点我们在探索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聆听精英授课,感受大师风范
课程国际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型人才,因此,邀请业界精英与学术大师前来授课无疑是达到目的最直接的方式。首先,业界精英能够为我们带来本行业最前沿的生产发展动态,让学生不局限于书本中,了解到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于生产实践。生产过程需要用与平时理论学时做实验时,为得到精彩的实验数据常常会不断地重复试验,改进反思,直到得到我们需要的最好效果。但是在生产线上,学术论文中漂亮的曲线与无懈可击的工作原理都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元素,稳定与可重复性则是更加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业界精英的授课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种更加宏观的思考问题方式,让学生摒弃定式思维模式,开拓更广的空间。其次,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在课程国际化的教学中,聘请境外教师专家授课是必经之路,从中我们学习国内外先进理论知识,交流最前沿研究成果。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固步自封是无法走得远的,在科研的道路上,只靠个人的思考同样很容易进入瓶颈,无法取得进展,只有善于交流,思想的火花才会迸发,而国际知名专家的启发也许正是让我们转换角度,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学术界大师的授课不仅会为我们带来全球范围内本行业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还有多年科研的经验之谈。如何在科研中保持清晰的思路,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积极改进,这些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系统。但同时也是学生无法在短期内自己摸索的经验,通过聆听大师的授课,学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更快地着手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最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是业界精英还是学术大师,我们不仅仅学到知识,还能领略他们本身的人格魅力。在业界精英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宏观布局的掌握,学习他们思维的广度。在学术大师身上,我们则更多地领略脚踏实地做学问,立意高远不断创新,以及淡泊名利的大师风范。
二、利用最新技术,扩宽产学眼界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已经得到普及,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以其快捷、便利、图文并茂的特性,更具生命力,三维动画的表现形式更为

浅谈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