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近代史讲稿.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近代史讲稿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历史发展基本脉络:
1、中国“双半”社会开始形成时期(1840-1860);
2、中国“双半”社会程度加深时期(1860-1895);
3、中国“双半”社会基本形成时期(1895-1901);
4、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94-1919);
※几个基本线索
1.“两个过程论”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2.“三次革命高潮说”
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中,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划分时期的标志,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版的教科书和中国近代通史著作,基本是按照这个理论框架编写的。
3.“两种趋向论”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存在着两种趋向,一是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趋向;一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向。前者是一个向下沉沦的趋向,后者是一个向上发展的趋向。
4.“三个阶梯说”或“四个阶梯说”
李时岳在《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中指出,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与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强调要以“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进步潮流或基本线索(“三个阶梯说”)。如果把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基本线索中的最初一阶,则称为“四个阶梯说”。
5.“两个任务论”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据此,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斗争的历史,也就是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并以此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历史是怎么开始的?
——两个历史落差的转换与中国近代历史的开始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目标:(一)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和主要特征,加深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认识。
(二)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三)通过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四)了解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斗争的历史,认识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五)了解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认识社会制度腐败必然导致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认识正是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去努力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
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思考:
(一)怎样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二)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四)了解1840-1919年间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五)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历程,总结其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认识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伟大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三、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四、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中西“大分流”---中国的衰落与西方的崛起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2、世界近代史的起点
3、14世纪以后,中西发展的不同路向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4年,清军入关,中国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
(一)、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西方“望尘莫及”
1、古老中国的辉煌文明
西方学者论中国文化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
赖肖尔:《中国的问题》
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
科技的发展。生产和商业的发展:秦、汉、唐、宋、元、明、清
孙中山说:五百年前,中国是世界上

.中国近代史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460 KB
  • 时间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