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草》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草》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 初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
(3)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会认“枯”和“荣”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单表达古诗的大概意思;能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初步懂得要像小草一样的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教育方面:
学生能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
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的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了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茂盛,年年循环,生生不已。不管野火怎样的无情的焚烧也不能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教学方法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适中的画面,然后在感恩图文。把课文与意图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利用从百度搜集的图片和课文情景朗读,充分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要像小草一样有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教学重点:
1、生字的认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2、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课阶段,诗歌音乐欣赏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先跟大家一起学首新歌,比比老师和你们谁唱得更好。好吗?
唱完后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草。(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配乐范读。

2、提出要求,生初读,纠正字词发音。
教师随机板书枯和荣字。
3、学生齐读古诗。
4、说难点:明确两个“一”的读音。
5、再听录音朗读。
6、开火车朗读。

7、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男女同学合作读。(学生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和有关的参考资料,试着在小组内说一说诗的意思。)
8、理解诗意后再读。
9、播放课件画面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大家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9、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再次朗读。
10、角色转换游戏,练习背诵。
(三)、总结新课,拓展延伸。
我们今天学习了《草》这首诗,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诗人白居易当时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16岁,

古诗《草》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