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自由比较
一、世界各国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
1、美国
国会不得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信仰自由
2、德国
信仰与良心之自由及宗教与世界观表达之自由不可侵犯
3、中国
我国宪法第36条规定了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自办教会
4、俄罗斯宪法:“保障个人的信仰自由、信教自由,其中包括个人与他人一起信仰任何宗教或不信仰任何宗教,自由选择、拥有和传播宗教及其他信仰并根据信仰进行活动的权利”。
5、日本宪法第二十条【信教自由】
①对任何人的信教自由都给予保障。任何宗教团体都不得从国家接受特权或行使政治上的权利。
②对任何人都不得强制其参加宗教上的行为、庆祝典礼、仪式或活动。
③国家及其机关都不得进行宗教教育以及其他任何宗教活动。
二、国际人权法中的宗教信仰自由规定
1、《世界人权宣言》第十八条规定:“人人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改变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以及单独或集体、公开或秘密地以教义、实践、礼拜和戒律表示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
2、《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八条:“人人有权享受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此项权利包括维持或改变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以及单独或集体、公开或秘密地以礼拜、戒律、实践和教义来表明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
3、198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视宣言》中规定:“任何人不得受到压制,而有损其选择宗教或信仰之自由。人人有表明自己选择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其所受限制只能在法律所规定以及为了保障公共安全、秩序、卫生或道德、或他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所必需的范围之内。”
三、规定模式的总结
一是采用“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表述方式,与联合国文件中的表述完全一致。采用此类表述方式的国家是多数。如瑞典二是采用“信仰自由”或“信教自由”相并列的表述方式,但同时对“信仰自由”或“信教自由”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如俄罗斯
三是用“宗教信仰自由”的表述。如中国
思想\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并列,为什么?
一把“思想”与“宗教”作为不同的领域加以区分,又同时并列在一起。其实质是给予人人都具有对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精神、思想、意识、理论、信念进行选择、追求和保持的自由权利.
二. “宗教或信仰自由”的表述意味着“宗教”与“信仰”的内涵定义也是不完全相等的.
“宗教”是与有神论相联系的概念;“信仰”的含义则要广泛的多“宗教”之中肯定包含“信仰”因素,而“信仰”之中不一定必须包含“宗教”.
第三,“宗教或信仰”除了精神、思想方面的体现之外,还包括大量可见的实际活动.
四、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
杰弗逊:必须在政府和宗教之间建立起一堵隔离墙。政府不得以任何方式插手宗教事务
杰弗逊起草的《宗教自由法令》宣称:“信仰什么宗教,是上帝赋予人的天然的权利,不受他人的强迫,如果允许政府把权力伸张到信仰领域,由官吏作主,那就会马上断送全部宗教信仰自由”
国家不能建立国教。
禁止国家机关开展或参与宗教活动。如小泉案
禁止任何宗教团体享有国家赋予的特权或行使政治上的权力。禁止援助某一宗教、偏袒或歧视某一宗教
公立学校不应设立宗教课程,不得强迫学生进行宗教活动;国家及其机关不得进行宗教教育。美国公立学校,不允许讲授《圣经》。但是私立学校不受限制,比如圣约翰大学,是私立的教会学校,《圣经》是必修课. 1962年恩契尔诉威泰尔案
1993年3月,东京地铁遭受沙林毒气攻击,12人死亡,5000人受到不同程度伤害。教宗麻原彰晃是杀人主谋,他还涉及其他几起毒杀谋害案,共计27条人命。案件共经历了7年10个月,开庭257次,2003年2月结束一审,宣判以麻原为首的12名凶犯被处死刑……。这样一个鼓吹暴力,实施大规模屠杀的宗教,1997年1月,日本最高司法部门也否决了取缔奥姆教的动议,隶属于日本法务省的公安审查委员会在2000年的一份官方报告中称奥姆教为“实行过无区别的大量杀人行为的团体”应予以“观察处分”,日本实际上承认了奥姆教的继续存在的合法性。
1999年12月,日本国会通过了有关打击日本奥姆真理教的两个法案,即《关于对实施大规模滥杀行为的团体进行限制的法案》和《破产特例措施法案》。前者要对“曾肆意进行大规模滥杀的”团体加强监控,后者则用经济手段对其进行惩罚。
5宗教信仰自由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