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唢呐
看到父亲我似乎听到了那富于节奏感和跳跃着音符的唢呐声;听到远处依稀飘来的唢呐声,我似乎又看到了父亲那微闭着眼睛,鼓着腮帮,不停地变换手指吹奏唢呐时投入的神情。父亲的一生酷爱唢呐,他在青年时便成为了唢呐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唢呐在父亲手里玩得溜溜圆,久而久之父亲生活中再也离不开唢呐。
父亲的一生命运多舛。爷爷在父亲四岁时便撒手人寰,丢下弱不禁风的奶奶、孤苦伶仃的伯父和父亲。爷爷英年早逝,改变了父亲一生的命运。当时正值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奶奶为了养活伯父和父亲最终决定改嫁,这就注定了父亲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奶奶改嫁后,硬气的伯父与父亲没有跟随奶奶走,他们兄弟俩相依为命,很早就扛起了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生活重担。在那段时间里,父亲可以说是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但是他没有做命运的俘虏,没有被困难击倒;相反,他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出了更加坚忍不拔的性格,从骨子里表现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苦去甘来,大胆向前迈一步阳光灿烂”成为父亲的座右铭,同时也成为他教育儿女的处世哲学。父亲在生活危机时挖过蕨根,吃过野菜。为了生计,他学过木匠,拜过石匠,学过吹唢呐。其他的手艺都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慢慢放弃甚至遗忘了,唯独吹奏唢呐成为了父亲一生的最爱。
记得小时候,周围不管是喜事还是忧事,父亲跟他的徒弟们组成的唢呐队总会出现,把整个场面搞得轰轰烈烈、热闹非凡。那时我觉得非常好奇,每次都闹着跟父亲一起去,一是为了能够满足口福,二是寻求他们吹打的奥妙。时间长了,我还真听出了些道道儿,于是就在吹打工具有多余的情况下跟着滥竽充数或在唢呐队人手不够时冒名顶替,这样既能满足儿时的好奇又能找几个零花钱。就这样,我在父亲的唢呐声中慢慢长大,唢呐的调子也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虽然
我从小受到父亲唢呐声的熏陶,但我却没有遗传父亲对唢呐的敏感和执著。长大后,我一股劲儿地扑在学习上,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对父亲吹奏唢呐的那份好奇心也慢慢削减了。
我上高中以后,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为了能让我们顺利完成学业,家里的农活越来越繁重,靠吹唢呐找点零花钱已不能支撑家庭的开销,
父亲与唢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