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熊嘟嘟迷路了.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脊髓损伤(不完全性)中医诊疗方案
假性球麻痹是后组颅神经综合性双侧上运动元麻痹,核上性唇舌咽麻痹,只是个“症”,而不是一种病,归属祖国医学中的“喑痱”、“类噎嗝”,系由双侧皮层脑干束损害所导致的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临床以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为特点,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一、诊断标准
吞咽障碍,构音障碍,语言障碍。
软腭、咽喉肌、舌肌运动双侧性困难,但无舌肌萎缩及束颤。
咽反射存在或亢进,吸吮反射及下颌反射阳性。
多有双侧中风病史,常伴有强哭强笑等情志障碍。
二、鉴别诊断
应与延髓麻痹,后组颅神经综合性双侧下运动元麻痹,唇舌咽麻痹相鉴别,延髓麻痹也可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发呛、语音嘶哑,但舌肌可见萎缩、肌束颤动、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鉴别诊断的意义在于二者虽同属祖国医学中的“喑痱”、“类噎嗝”,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此病有佳疗效。
三、中医证型
风阳上扰证:半身不遂或四肢瘫软,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强哭强笑。语言不清,语音嘶哑,耳鸣目眩,进食饮水咳呛,舌质红苔腻,脉弦细。
脾虚痰瘀证:半身不遂或四肢瘫痪,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进食饮水呛咳,痰涎壅盛,不能咳出,失语或语言蹇涩,语言嘶哑。胸闷,恶心,舌卷或舌强,苔腻脉滑。
肝肾阴虚证:形体消瘦,反应迟钝,强哭强笑,急躁易怒,半身不遂或四肢瘫痪,伴肢体麻木或肢体拘挛,失语或语言含糊不清,语音嘶哑,进食饮水呛咳,或食物返流,舌质红苔黄,脉弦。
四、针刺治疗常规
(一)治则: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风阳上扰型兼平肝潜阳之法;脾虚痰瘀型兼健脾化痰之法;肝肾阴虚型兼滋补肝肾之法。)
(二)处方:
内关(双侧)、人中、风池(双侧)、完骨(双侧)、翳风(双侧)、三阴交(双侧)、廉泉。
金津、玉液点刺放血。
咽后壁点刺。
(4) 舌针。
操作:内关直刺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的泻法,施手法一分钟,人中穴在鼻中隔下斜刺0、5寸,用重雀啄手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风池穴向咽部方向针刺,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针柄转动90度,转速120~160次/分,如加凤凰展翅手法,感应更强,效果更佳,施手法1~3分钟,以咽喉麻胀为宜,完骨穴、翳风穴操作同风池穴廉泉穴,针刺方向朝向咽部,深度2寸左右,施捻转针刺法,使针感到达咽部。廉泉穴,针刺方向朝向咽部,深度2寸左右,施捻转针刺法,使针感到达咽部。金津、玉液位于舌底,患者张口伸舌后,术者迅速用舌钳或消毒餐纸将舌体提起,暴露舌底部,用三棱针点刺金津、玉液以出血5毫升以上为宜,出血量少于5毫升者效果差。咽后壁点刺法,。患者张口,用舌板压住舌体,清楚暴露咽后壁,分别用3寸以上长针点刺双侧咽后壁。舌针针刺手法为散刺舌面(舌根、舌中、舌边),以出血为度。
(三)疗程:首次治疗必须先刺内关、人中穴,以后每2~3天一次;风池、完骨、三阴交穴每日2次,15天为一个疗程,每疗程相隔3~5天,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及咽后壁点刺放血均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
五、预后及转归
本病临床治愈率达68、92%,总有效率达98、05%。尤其在治疗的第一个疗程中,患者吞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带鼻饲管的患者一般经过第一个疗程后即可取下,食水均由口入,咽喉间分泌物明显减少,而发音、构音障碍的解决,相对需要时间较长。
六、注意事项
积极预防脑血管病的发作与复发。
主要措施有:

小熊嘟嘟迷路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85 MB
  • 时间20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