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答题的一般技巧及规范化要求
一、统揽全局,做到心中有数
在监考人员分发试卷后,考生应首先按照答题卡和试卷的要求,及时在指定位置填涂相应的考生信息(包括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答题卡中的姓名、考号、学科等;注意:一定要先看后涂,看清后再涂)。一般地,在考生填涂完相应信息栏目后,离正式答卷还有一点时间。我们的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来快速地浏览整个试卷。浏览的目的一是检查试卷是否印刷清楚、是否有漏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二是要看清试卷共有几页,有多少试题,凭感觉来感受一下本试卷中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难易程度,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大体上确定答题时间,把握答题节奏。这样,考生在统揽全局的基础上,做到心中有数,才会有的放矢,从容答题。(注:试题分布:一般地,文综试卷共有39题或40题,选择题为35道题;非选择题为5道题。其中1-11题为地理,12-23为历史,24-35题为政治选择题。非选择题政、史、地各一道题;综合题有一道或两道题,涉及政史地三科中2—3学科的知识。)
二、选择题
(一)选择题的特点及答题要求
单选题属于知识判断性的题型,考查的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识别判断能力,考核的内容,往往是确定的,答案一般比较规范或标准,不易产生异议。单选题的特点是,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即具有唯一性。只要记忆准确,学会分析,应该说是比较容易答好的。
从这几年的评卷情况看,单选题得分率是比较高的。选择题的答题要求是:
①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要点,在全面复习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学科主干知识的学习(文综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察)。
②仔细阅读与分析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养成认真分析题干的习惯,反复阅读题干材料,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和中心意思,真正理解题意,吃透题干精神。③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无关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
(二)选择题的答题步骤与方法步骤:
首先要看清试题(选择题)的指导语,确认题型和相应的要求(包括答案标记方法与选答方式等)。
其次,在具体做每道选择题时,基本步骤与要求如下:
第一步,审清题意(审题)。审题包括审清题干和审清设问两个方面,明确选择的范围与对象。审题干,要注意分析题干的内涵与外延;审设问,看清设问的具体要求(是对整个背景材料还是对一句话的设问;问“联系”还是“区别”;问“原因”还是问“意义”等)
第二步,寻找答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辨析选项,排误选正,寻找最佳答案。
第三步,正确涂卡与核查。要注意正确标记选定的选项,要保持试卷整洁,不要乱涂乱画,防止自己最终也搞不清楚究竟选择哪个答案;选择题做完后,要及时涂卡,并进行仔细核查;核查无误后,再做非选择题。
方法:选择题客观性最强,技巧也很多,政治选择题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直接选择法,指能够从题干和选择项中直接把答案准确地选择出来。即“一眼就看出来”。
(2)排除法,又叫淘汰错误法,是指把选择题中错误的选择项排除,余下的便是正确答案。做题时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排除
高考政治答题的一般技巧及规范化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