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诚信
目录
一、会计诚信的概念 1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1
(一)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1
(二)危害投资者和企业自身利益 2
(三)危害会计人员自身利益 2
(四)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2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2
(一)会计诚信危机 2
(二)会计职业道德滑坡 2
四、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
(一)利益驱动 3
(二)会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3
(三)缺乏合理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度,产权不明晰 3
(四)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为会计操纵提供了可能 3
(五)会计从业人员与会计执业机构缺少独立性,导致监管机制失灵 4
(六)造假成本低 5
五、完善会计诚信制度的建立完善 5
(一)建立全国会计信用公示制度 5
(二)重视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5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
(四)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订,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6
(五)加速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 6
(六)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 6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7
浅谈会计诚信
摘要: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灵魂,是会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诚信缺失,弄虚作假,致使会计资料失真,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探讨了会计诚信的内涵,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性、成因做出了具体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完善会计诚信制度的对策,希望全社会都能行动起来,“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为行动准则,营造良好诚信的社会氛围,让诚实守信者得到回报,让弄虚作假者无生存之地,使会计诚实守信原则深入人心,使市场经济秩序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会计诚信概念危害原因对策
一、会计诚信的概念
什么是会计诚信?简单地讲,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具体表现就是会计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提供真实、合法、准确和完整的会计信息,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精益求精地做好会计工作, “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所以,从整体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
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认为,“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他终身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并将其作为立信会计学校的校训。朱镕基同志在2001年视察北京、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会计正是凭籍这个品质,才能伴随着自产生以来的悠悠岁月不断发展完善,并成为社会生产、人类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职业。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一)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江泽民同志曾提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若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
浅谈会计诚信--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