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感恩教育,从心开始.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感恩教育,从心开始
问题的提出:
如今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父母、爷爷、奶奶颐指气使。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被过分呵护的状态中,养成了骄蛮任性的性格,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在他们的生命体验中,觉得父母长辈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而自己是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一切。但是,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的确是一种美德,对目前处在娇生惯养环境中的中国孩子尤为重要。
案例一:
1、课堂上,老师正在讲一堂关于小桃仁成长为大桃树的故事,老师问小朋友:“小桃仁长大为大桃树的过程中,得到过谁的帮助呢?”孩子们大声地回答:“太阳的温暖、春雨的滋润、春风的鼓励。”“小桃仁真幸福啊,孩子们,你们现在长大了,你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谁的帮助呢?”“妈妈、爸爸。”老师问:“还有谁呢?”“姑姑、奶奶、爷爷、哥哥。”“还有吗?”“……”“哦,你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帮助,那么他们是怎样帮助你的呢?”“妈妈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爷爷奶奶给我买东西吃。”“那么,你帮他们做过什么事情呢?”“……”
案例二:幼儿园放学了,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高兴地从老师手里接过来,朱浩的妈妈刚走到老师跟前,要跟老师沟通一下孩子在园的表现,只见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把书包一下子扔在地上,“妈妈给我
拿着,我去玩滑梯。”看看院子里,都是家长背着书包,孩子们有的玩玩具,有的跟在家长的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
案例三:阳阳放学回到家,鞋子一脱,袜子一扔,“妈妈,给我洗洗。我要换拖鞋”说完,一转身,打开了电视,躺到沙发里看起了动画片。
案例分析:看得出来,孩子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道理,对于成长过程中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帮助,并没有感恩的意识,而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父母劳累一天,也需要他的帮助。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在家里,孩子被几代人捧着,从穿衣吃饭、洗脸系鞋带到帮孩子收拾书包,家长方方面面照顾得无微不至,非常周到,而这些孩子已经成为习惯,而家长也没有意识到孩子应该对自己的付出表达感恩之情。因此追根溯源是教育的缺失。
问题解决的方法: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利用园里开展的“感恩教育周”活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方面,老师强调家长在遇到此类情况的时候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家里,让孩子用实际行动感受父母的辛劳,如扫地、刷碗、擦桌子、帮父母拿拖鞋、自己洗脚洗袜子等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孩子在抱怨累的同时,也是进行感恩教育的时机。当然,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帮助了父母时,父母要及时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使其体会到施恩的快乐。父母为孩子提供的榜样示范能够促使其更加自觉地知恩、报恩与施恩。
在幼儿园里,老师会有意强调幼儿在得到父母、老师或其他小朋友的帮助时要说声“谢谢”,幼儿园围绕感恩这一主题开展了许多有趣的教育活动。比如,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好大树的树干,然后请孩子们为它添上叶子,并要求幼儿在所画的叶子上画出他所感激的人、事或物。老师会记下孩子所说的话,并送给他们的父母阅读。
另外,儿歌创编也是整个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活动。“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照顾我,感谢帮助我的所有朋友……”孩子们还可以自由地加入自己

感恩教育,从心开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