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儿科杂志第 28 卷第 11 期 2010 年 11 月 J Clin Pediatr Nov . 2010 ·1099 ·
doi: / - ·继续医学教育·
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
陈新民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福建福州
( 350025)
心肌炎临床表现轻重差异悬殊早期可不典型多有万肌肉注射每日次为疗程若病情
, , U, , 1 , 5 ~ 10 d 1 。
心外症状部分患儿呈暴发性临床表现急骤病情变化需要可重复用个疗程
。, 、, 1 ~ 2 。
快发展迅猛有时尚未明确诊断在急诊室或入院不久阿昔洛韦
、, ,
即死亡常是引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医师必对疱疹类病毒包括水痘病毒感染宜首选阿昔洛韦无
。, ( ) (
须对其提高警惕性和预见性环鸟苷其对疱疹病毒的作用较对人的作用强
。), DNA DNA
得多对人毒性较小常用剂量为每次静脉滴
暴发型心肌炎的诊断, 。 5 mg / kg,
1 注次连用
, 8 ~ 12 h 1 , 5 ~ 7 d。
中药黄芪
1991 年 Lieberman 根据心肌活检的组织学改变与临床表
现首次将心肌炎分为暴发型急性型慢性活动型和慢性中药黄芪的抗病毒效果也为临床认可动物实验发现
, 、、, ,
持续型种类型暴发型心肌炎诊断指标起病均为非黄芪在病程早期有抑制病毒繁殖减轻心肌炎症反应作用
4 [1]。: ①、,
特异性流感样表现病情迅速恶化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同时通过诱导干扰素增强细胞活性间接杀伤病毒幼
; ②, NK , 。
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表现为重度心功能不全等心脏受累征儿剂量年长儿首剂效果最好
, 20 g / d, 30 g / d, 。
象心肌活检显示广泛的急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型心肌
; ③心源性休克
坏死灶个月内完全康复或死亡少数免疫抑制剂 3
; ④1 ( ); ⑤
治疗只能减轻症状而不能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上述五大特定义
。
点中前三项即为该病的诊断要点但患儿在发病危重之时不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功能不全导致的靶器官低灌注状态
, 。
可能进行心肌病理活检因此只能依靠临床诊断由于暴发即心功能不全和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同时存在而感染性休
, 。。
型心肌炎起病多以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极易造成误诊或漏克开始即显示微循环障碍晚期出现泵衰竭小儿心源性休
, , 。
诊给临床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故临床医师对该病必须克在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与成人有着显著的差异
, , 、、。
有高度的警惕以免贻误抢救时机发病机制
, 。
心源性休克的机制主要是左心功能不全左心衰竭是心
,
暴发型心肌炎的治疗
2 源性休克的常见原因右心功能受损可引起或加重心源性休
;
很多病毒或感染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其中柯萨奇组克周围血管阻力变化神经激素调节和炎症反应如全身
, B ; 、,
病毒型最常见约占病毒性心肌炎的左右炎症反应在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一
(CVB)1 ~ 5 , 60% , ;
尤
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