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法制史.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和原因:1原始习惯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礼法2、血缘纽带更加强韧3、部族首领的地位不断强化并受到法律保障4、作为战争产物的刑法和法官
西周法制指导思想的内容和形成背景:内容1、敬天保民,明德慎罚2、亲亲,尊尊和有别。背景:1西周创立了系统的礼制制,文化昌盛,礼制文明经过儒家的整编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的基本内涵。2、统治者为适应建立新的稳固统治的需要,从安抚民意和理论构建的意图出发,提出了一套更为健全系统的政治法制思想。3、当时所处历史时代还没有完全脱离蒙昧状态
礼的内涵,历史沿革以及对后世中国法制的影响:内涵:是习惯法的总称,由前代的习惯法沿袭而来,包括国家根本制度,人们具体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标准在内的综合体。历史沿革:初识化时期是原始民关于分配食物次序之类的有关习惯后演化为贡祭祖先的习惯后因国家力量的注入,逐步兼备了具有强制规范作用的法律意义,后经儒家的改造,形成了“礼教”和“礼俗”及国家礼仪,成为了国家法律。影响:为研究中国法制提供了依据并且为中国法制的逐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刑的内涵,历史沿革以及在西周时期的表现:内涵:是当时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即成文法律,同时也指各种具体的刑罚。沿革:发展于对于严重违礼行为施于刑罚,而肉刑来源于战争,一般刑不用于贵族。西周时期的刑有《九刑》和《吕刑》。
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内容:以祖先崇拜的祭祀活动为纽带,确立在男权中心的家族中各级同辈亲族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下辈对上辈的家族成员的继承问题,以及同辈亲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形成以嫡长子继承为基础,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共存共荣的庞大宗族网络。
儒家经典中所反映的婚姻制度:1、一夫一妻多妾制2缔结婚姻3婚姻关系的终止有自然原因或者人为的解除。
西周刑法的基本原则:1、灵活权衡2、重视主观过错,打击惯犯3、在特殊情况下得以见面刑罚4、不牵连无辜
中国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公布:最早是郑国的执政大夫将有关刑事方面的法规铸在一个鼎上,向全社会公开。从春秋末到战国初年,各诸侯过纷纷公布成文法规。意义:迅速排斥了旧有的礼制,并为以后的中央集权制政权的法律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法经》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其在编纂体例上开创了编纂完整成文法典的新体例,改变了过去单项诏令,法规重叠不齐,规范不一的局面。同时其更是为我国古代法典的编纂体系确定了基本模式。
“公室告”:告发案件的一种,是指告发他人的杀伤和盗窃行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非公室告”:告发他人的子女盗窃父母财产,父母擅自杀死子女或奴隶,对子女和奴隶施加肉刑刑。对于非公室告案件不得告发。官府不得受理。并处罚告发者。
11秦法制的指导思想:1、一断于法2、法律必须公开3、轻罪重刑
12秦朝的法律形式:律,制、诏与令,式,廷行式,法律解释,程、课等
13“亲亲得相首匿”:子女隐匿父母的罪行,妻子隐匿丈夫的罪行,孙子隐匿祖父母的罪行,都不视为犯罪。父母隐匿子女罪行,丈夫隐匿妻子罪行,祖父母隐匿孙子罪行,如果所隐匿罪行是死罪的,应该上请皇帝判决。为亲属互相隐匿罪行的原则。
14录囚制度:由上级司法机关对下级司法机关在押犯进行提审和复核的制度。上级官员亲自巡行莅临下级司法机构,亲自提审在押犯,发现错误立即予以纠正平反。
15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有什么变化:1、汉初以“黄老”学派为主:以道统法,

中国法制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