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岳麓版(上课用).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即打开国门,在维护等互利的原则,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
重点难点
:掌握对外开放含义和原因;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特点。
:中: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为何要实行对外开放?
汉唐:实行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联系
活力旺盛,生机勃勃,出现汉唐盛世。
清朝:闭关锁国,几乎断绝与世界各国联系
日益落后,导致近代一百多年遭受外国侵略。
为何要实行对外开放?

经验教训的总结;
;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突破(第一步)
(一)经济特区含义:
阅读课本后思考:
1、我国先后创建了
哪些经济特区?
2、这些特区在地理位
置上有什么特点?
1、什么是经济特区?
2、经济特区究竟特殊
在哪?
3、设立经济特区有
什么作用?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突破(第一步)
:P57黄色方框
:
:
(1)1980年,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2)1988年,建立海南省,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直接目的:吸引外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根本目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岛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汕头,因为它们对着台湾;开放海南,因为它对着东南亚。”
广东省
福建省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这些地方率先成为经济特
区后有了哪些变化呢?
深圳:昔日的
“小渔村”
深圳:“一夜崛起
的城市”
最典型的经济特区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
深圳
珠海
海南
汕头
厦门

1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岳麓版(上课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3.27 MB
  • 时间20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