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的翅膀
作文是一种思维方式。用书面语言反映自己的思想,这是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即所谓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透过语言,我们看到的是思维的本质。因此,训练学生写作,必须从思维训练入手,而观察与想象是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
一、学会随机观察
随机观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及时捕捉生活中各个角落的人物、事物、景物,以及偶然看到的、听到的并由此想到的内容。随机观察,事先不可能有什么准备,也不可能有什么目的、方向。因此,这种观察是比较难做到的,是留心生活,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最高阶段,当然也是学生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作文中的材料,绝大多数来自随机观察。这就要求我们,不管什么时候(在家或是在外),也不论干什么(上学、逛商场、串门、看电影、旅游等),都要时刻注意耳(听)、眼(看)、手(触)、鼻(闻)等感官的活动。总之,生活的领域有多大, 就把随机观察的范围扩展到多大,处处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把随机观察纳入生活,使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用处。”
二、学会合理想象
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方法就叫做比喻。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必须是常见的、浅显易懂的。比喻要贴切、新颖、独特,不落俗套。
案例:四年级的一次作文要求写一次活动,在组织学生们开展跳绳比赛后,他们写道:“老师一声令下,选手们都行动起来。绳子与地面轻轻擦过,随即从跳起的脚尖下穿过。五彩的绳子越甩越快,把选手围住,形成了转动的彩色绳球。”
习作中用到的最多的修辞方法就是比喻。“转动的彩色绳球”使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了,使抽象的东西平易化、通俗化了,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精练、鲜明生动了,让人回味无穷。学生只要平时认真观察周围的人物和事物,抓住他(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想象,并在作文中大胆尝试,一定能写出好的比喻句,为自己的作文增辉添彩。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的修辞手法。动物、植物、常见用品都可以用拟人的手法描写。
案例:三年级的一次作文要求用第一人称写一种文具。在习作中,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具,叙述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在《橡皮》的作文中,学生甲写道:“我的身体呈长方体,颜色雪白。”学生乙写道:“我是个苗条的姑娘,身体呈长方体,皮肤洁白如雪,摸上去极富有弹性,不知道有多少女子羡慕我。”
学生正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从身材和皮肤入手,使无生命的橡皮有了生命,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观察与想象共生
观察和想象有机结合,习作就不再空洞,表达内容也就鲜活起来了。这几年,我在教学中总是以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表述,把现场观察与想象、思维、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案例:春天,蚕豆花开。这种农作物对住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司空见惯了,自家田里有,上学路边有,校园周围也有。写作之前我和孩子进行了短暂的交流。
师:描述一下你们见到的蚕豆。
生1:叶子碧绿,和我的小腿一样高。
师:它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灵活的翅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