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腹腔脏器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
第一节腹膜腔应用解剖与手术
一、腹膜结构特点
1、 腹膜壁层
⑴腹膜外疏松结缔组织含脂肪较多
⑵具有弹性及伸展性
1、 腹膜脏层
⑴腹膜内位器官:胃、空肠、回肠、阑尾
⑵腹膜间位器官:升、降结肠
⑶腹膜后位器官:胰腺、肾脏
腹膜形成的结构
皱襞、隐窝、韧带、系膜和网膜
一、腹膜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一)渗出与吸收:
正常腹膜渗出量100ml,呈淡黄色液体,渗出与吸收相对平衡。
(二)防御与修复
1、 抵抗感染功能
2、 腹膜的防御和保护功能
3、 腹膜的修复功能
临床意义
1、 腹膜外脂肪及皮下组织抗感染能力
弱,易感染。
2、 儿童大网膜短,腹腔感染不易局限
3、 纤维蛋白产生易致粘连性肠梗阻
4、 术中避免粗暴操作,减少腹膜的损
伤。
(三)腹膜对刺激的反应
壁层腹膜由脊髓神经感觉支分布
膈肌面—胸神经支配
膈肌面中央——膈神经(颈3、4、5)
膈以下腹膜——胸7—12
盆腔——闭孔神经
临床意义
1、 反射痛——右侧肩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2、牵拉性反应——恶心、呕吐(阑尾炎
三、腹膜腔分区及感染蔓延途径
(一)结肠上区(膈下间隙)
包括: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
(图片)
临床意义
1、 膈下脓肿
2、 胃肠穿孔气体集聚(膈下游离气体)
3、 腹部扣诊:肝上界下降,肝浊音界消失
腹膜腔脏器外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