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17床余某,女,56岁,因“反复胸闷气喘十余年,加重伴发热8小时”于6-19入院。
既往于05年行二尖瓣,三尖瓣修补术,长期服用法华林抗凝治疗。有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的病史。
实验室检查:、*10^9/L,
%
B超:肝脏体积增大,胆囊炎,胆囊结石,腹盆腔积液,
心脏增大
腹部血管CTA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07-09 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予以抗感染、解痉止痛、胃肠减压后未见好转。腹部血管CTA检查后,完善术前检查,于07-11行剖腹探查术,术后转ICU治疗
07-11入室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抑酸、化痰、稳定内环境等治疗。患者p170次/分,R15次/分,BP120/93mmHg
07-12夜间患者出现心率、血压的进行性下降,予以补液,血管活性药物泵入效果不佳,04:50心率下降至0,立即予以胸外按压,肾上腺素反复静推,效果不佳,于05:20心电图成一直线,宣布死亡。
内容
栓塞的机制
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定义
1
实验室检查依据
4
临床表现和体征
3
治疗及相关护理
5
肠系膜动脉栓塞是指他处脱落的各种栓子经血液循环至肠系膜上动脉、并滞留,导致该动脉供血障碍,发生急性缺血性坏死。。
此种疾病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各有差别,诊断困难。若诊治不及时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概念
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呈锐角相交,管腔较粗,本身几乎与主动脉平行,与血流的主流方向一致,因而栓子易进入形成栓塞。栓子一旦堵塞动脉、且无侧枝循环提供血供时,其远端分支就发生痉挛。继而肠壁呈出血性梗死。大量血性液体渗出至肠腔和腹腔,造成低血容量、感染中毒性休克。
栓子的来源
心源性
脓毒血症
血管源性
肺脓肿的细菌栓子
栓塞的分类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分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和慢性肠系膜血管闭塞。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是肠缺血最常见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血栓形成和栓塞所致。
慢性肠系膜血管闭塞大部分的病例都是有动脉硬化狭窄或内脏血管的阻塞。
临床症状
Bergan三联征
剧烈腹痛、器质性心脏病、胃排空症状
病人的早期症状明显、严重,然腹部体征与其不相称,是急性肠缺血的一特征
休克
剧烈的腹部绞痛,用止痛药物效果不佳
肠痉挛后导致肠坏死
肠道缺血
疼痛转为持续,伴有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血水样。,
腹部膨胀。压痛明显,肠鸣音消失,出现腹模刺激的征象.
动脉栓塞的护理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