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担保(委贷)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防范担保业务和委托贷款业务风险,特制定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部分担保业务风险分析
一般说,担保项目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种:
调查其信用记录、用款计划的真实性并进行信用分析
1、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A、履约意愿
解决措施
主要表现
B、履约能力
解决措施
着重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成长性
A、核实企业提供的各类信息及申报所有资料的真实性 B、核实资金使用计划及还款来源的真实性。
企业各类信息
2、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主要表现解决措施
A、调查企业所处行业特点B、国家相关产业要求C、避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
A、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B、行业发展前景及特点;C、是否高耗能;高污染行业D、企业对环境影响程度
3、行业
风险
主要表现解决措施
A、企业自身竞争力B、对企业进行正确综合评价。
A、企业市场竞争力,产品竞争力B、市场占有率。
4、市场风险
主要表现 解决措施
制定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关合同,协议,规避法律风险
A、法律关系是否清晰 B、反担保措施设置是否存在法律障碍
5、法律风险
主要表现
A、制定公司业务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B、建立科学的项目决策程序C、建立风险控制机制D、动态跟踪项目
A、业务程序合规性 B、操作环节可控性 C、监管程序设立 D、风险预警制度
6、担保项目方案风险和操作风险
主要表现解决措施
A、注意反担保合法性审核B、反担保物和权利的权属审核 C、选适合各担保项目的反担保物,采取灵活多样的反担保,动态跟踪反担保物D、严格按照等手续
7、反担保措施保障力度不足
A、反担保物存在瑕疵B、担保物价值不足以抵偿C、反担保物不易变现
主要表现 解决措施
A、制定业务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 B、制定科学的项目决策程序并严格执行 C、加强道德风险教育
A、项目负责人责任心不高B、以权谋私 C、收受贿赂
8、道德
风险
主要风险表现 解决措施
第二部分业务操作中的风险运行监控和风险管理措施
一、资料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认真做好担保项目的调查工作:对于符合“申请贷款担保基本条件”的企业,项目经理到企业作实地调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及综合评价。
(一)定性评价:根据“定性要素”的相关内容,由项目经理采用模糊概念形式对企业进行定性评价;
(二)定量评价:根据“定量要素”的相关内容,由项目经理根据调查报告内容采用与同行业、本企业历史数据比较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三)综合评价:由项目经理根据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结果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二、建立科学的项目决策程序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实行审、保、贷分离制度
(一)实行“审保分离”,强化决策约束机制
公司实行担保业务与项目评审部门分开制度,建立“横向平行制衡”的约束机制。业务部门直接面对客户,职责是营销客户并管理担保业务;负责初审和在保项目的跟踪管理;评审委员会根据业务部的工作提出评审意见。
(二)建立内部责任追究和业绩奖励制度:1、责任追究制度(1)对项目经理区别不同情况实行责任追究:a、由于不可抗力、国家政策、突发事件或欺诈导致的担保代偿,原项目经理负责追偿工作;b、由于审查不严、判断失误等主观过失造成担保代偿,原项目经理除负责追偿工作外,自代偿之日起停发工资、奖金,只发放基本生活费用,追偿结束后视损失大小对项目经理处一定比例的罚款;c、由于舞弊行为逢成的担保代偿,公司将舞弊人员开除公职,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2)审保委员会成员的责任追究:通过年终考评,不称职的人员将被免去审保委员会成员资格。2、业绩奖励制度:按公司制定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三)严格授权管理,强化决策程序的制约作用:担保公司建立严格的内部授权管理制度,对于担保项目必须经过评审委员会的审议和表决方可做出决策。
(四)规范评审委员会规则和决策人员审批行为,按照担保(委贷)业务评审制度执行。
(五)建立项目责任制度:担保项目调查工作由负责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两名)共同负责,项目经理的调查报告由项目经理A、B角由不同角度调查,职责不同,互相监督。调查工作、评审工作的人员分别履行其职责。
(六)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建立专家咨询制度:通过建立担保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及客户服务系统),使担保决策行为建立在全面、及时、真实的经济和技术信息基础上,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通过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对一些重大项目选聘行业技术专家进行项目的行业、技术、产品和市场风险的评估,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三、加
融资担保(委贷)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