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
无锡市东林小学余昀
一、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
二、教材分析:
《在钟表店里》是由德国作曲家查理·奥尔特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钟表的滴答声,活泼跳跃的旋律,表现了钟表工人愉快劳动的情绪和场景。通过聆听、体验、对比,让学生知道作曲家是通过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等音乐要素来表达不同情绪的。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管弦乐《在钟表店里》,了解乐曲的旋律变化,并结合钟表走动、人们劳动、休息等情景,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并初步感受乐曲三段体的曲式结构特点。
2、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听辨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发出的声音,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3、通过合作学习,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为音乐即兴创编动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欣赏《在钟表店》里,记忆两个主题旋律。
2、听辨乐曲段落,通过旋律、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听出乐曲三部分旋律不同的音乐情绪,展开丰富想象力,体验音乐所描绘的不同景象。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随音乐律动,初次感受音乐。
1、问:这段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播放《在钟表店里》第一段)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听着《在钟表店里》的音乐在教室有节奏的做动作,让他们在无意听赏主题音乐时通过教师引导律动来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并展开学生丰富的想象,设计动作,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钟声大合唱
1、问:听,什么在响?
2、问:是谁在跟大家打招呼?
3、用声音有节奏的模仿大摆钟、布谷、闹钟的声音。
4、加入动作表演。
5、分组合作——《钟声大合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各种钟的声音以及模仿钟的动作,让学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三声部合作中,不仅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更是训练低年级学生感受三声部声音的和谐统一。)
(四)、欣赏与创造《在钟表店里》
1、初听全曲
2、问:你觉得音乐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3、问:为什么分成三个部分?
4、师总结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完整听赏乐曲,使学生能初步了解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五)、分段再听,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
聆听第一部分音乐
1、问:这部分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呢?
2、哼唱主题乐句
3、动作来表现钟表走动
4、哼唱并表演
5、总结第一部分音乐的速度、情绪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同时在学生熟悉并能哼唱主题旋律的基础上,用形体动作来模仿表现音乐中的场景。)
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1、问:这时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2、哼唱印象最深的旋律
3、用线条或肢体动作来表现这部分音乐
4、总结第二部分音乐的速度、情绪
(设计意图:通
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