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全面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个美起来”目标,以省委提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好村建设为引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结合我镇实际,以文明乡村创建为抓手,坚持高位谋划、精准切入、务实落地,推动农村环境改造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2017年成功申报市级“四好村”3个(xxx)。力争在2018年建成省级“四好村”1个(田沟村),市级“四好村”5个xxx、xxx、xx石村创建工作。
一、以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为抓手,提升“四好村”硬件水平
突出整体需求抓规划。按照“市县统筹,乡镇主抓,做好规划,分村实施”的路径,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基本蓝图,打整体战、融合仗,以田沟村2组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工程作为可复制可推广“好房子”示范点建设模板,逐年逐步逐层进行全域推广。
突出改造升级抓建设。采取“原汁原味,不搞大拆大建,就地取材进行改造,保留川北民居风格”原则,把新建房、改造住房与环境相应的山、水、路、田等同步修建改扩。我镇先后投入800余万元用于2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用于解决群众水、路、产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让贫困户实现了住上四个好的目标。
突出环境美化抓整治。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五步走”生态处理模式,结合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开展,农业投入品管护,狠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农村整体环境建设软实力。
二、以特色产业发展支撑,为“四好村”建设造血
坚持把农村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作为过上好日子的经济支撑来抓,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一村一品牌”的规划,用产业引路,催生美丽新村,从而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新兴面貌。
把主导产业做好。指导各地紧紧围绕红香椿、贡米等特特色优势产业。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以及农产品专业化市场的培植,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万亩金果林产业基地已初步建成。
三、以好习惯养成为手段,增强“四好村”建设软实力
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乡村文明建设当中。
抓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农村环境。充分发挥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力量作用,全面实行干部驻村帮扶制,教育引导群众做好乡村环境治理、个人卫生和家庭清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
“四改三建三清”,自觉养成不乱扔垃圾、不乱堆杂物、勤洗衣多晒被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带动促进养成好习惯。
抓法治文化宣传覆盖到人。结合法律“七进”等活动载体,通过“走基层”“三下乡”“法律知识进万家”等活动形式,以推动实施《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为着力点,以“四好村”创建为载体,强化乡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
四、以好风气成为目标,培育“四好村”精神内涵
坚持以有力举措开展移风易俗,促进农村形成崇德向善之风、勤俭节约之风、文明健康之风。
以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全镇17个村全部制定了村规民约,形成“强化领导监督、广泛宣传动员、精心组织起草、反复征求意见、依法表决备案、认真组织实施”的“六步工作法”。运用“村规民约”强化依法治村,让村规民约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
镇2017年创建“四好村”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