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司法”助推“平安塘山”
青山湖区塘山镇地处南昌市城东,是新城区发展的腹地,作为城乡结合地带,面临着辖区内人员结构复杂、流动人口多等一系列新问题。
在繁重的管理压力下,2009年,塘山镇司法所在成立“塘山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后改名为“塘山镇和谐平安联创中心”)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司法行政工作,充分挖掘、利用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全省首家集中、统一的综合信息指挥“数字司法”大平台。
该信息平台突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矛盾调解”等功能,应用工作达到了全,为全省司法所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榜样,成为江西司法行政工作的一大亮点、一大品牌。同时,也成为该镇稳定工作的一项基础力量和重要力量。
社区矫正跟踪化
2012年10月16日10时许,塘山镇基层维稳信息指挥中心大厅,醒目的4块电脑屏幕悬挂在大厅中央,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轻松操作,查看社区矫正对象的具体信息。
工作人员轻点第四块电脑屏幕打开社区矫正系统页面,可以看到通知公告、信息提醒、矫正人员基本情况、法律法规等分栏。
只要用鼠标点击一名社区矫正人员的姓名,屏幕上马上出现他所犯的罪名、刑期、矫正结束期等信息,并显示他现在所处的位置。
系统操作员向记者现场演示,在社区矫正系统中,找到模拟“矫正对象”万斌的动态情况。通过GPRS系统在电子地图上可以实时查看到他的所处位置,同时还可以通过全镇监控探头,实时看到他的图像。
司法所工作人员锁定万斌的所在位置是在辖区广盛电子厂门口,打电话示意他对着监控摄像头挥挥手,站在指挥中心大厅内的人,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万斌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系统可实时查看每一名矫正人员的活动轨迹。电脑屏幕页面上闪烁走动的红点是人,线路是矫正人员走动的路线,停顿的连接点是矫正人员活动的地点,旁边还有显示活动的时间。
“矫正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不但定人定像,还对矫正人员的活动范围进行了预先设定,一旦出现越界、人机分离、关机等异常现象,系统便会自动报警。此外,该套平台开发出语音识别系统,如果出现人机分离现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套系统来判断持有手机的对象是否为矫正对象本人,从而防止对象脱管失控。”
塘山镇司法所长万良华说:塘山镇社区矫正管理信息平台已经连接了南昌市公安局的“天网工程”,并与南昌市移动通信公司实现了无缝对接,通过该信息平台所开通的GPS系统功能,可以随时掌控矫正对象所在的位置及其日常活动轨迹。通过这套系统,实现了社区矫正工作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全镇55名社区矫正对象无一人脱管、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
塘山镇司法所的超前做法,吸引全国各省市、地区相关单位学习“取经”,前来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而这套信息管理技术也得到社区矫正对象的理解和支持。
“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体会到了政府的关怀和不放弃。”社区矫正对象徐某说,
“我会认真服刑,认真学法,严格要求自己,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规范行为,接受、服从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安置帮教网络化
为提升管理效能,进一步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这一特殊人群的监控管理,塘山镇率先与省司法厅自主研发的江西省刑释人员数据库共享数据平台专网联接,通过刑释人员数据库平台,全面立体化掌握全镇在刑、
“数字司法”助推“平安塘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