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商业伦理.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述
3)义利之辨(: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作为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对人们伦理道德的要求,应该先按一般公民标准,对某些阶层的人可以再提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对待别人也应该有区别,最好的风范是“待人也宽,责己也严”。站在从政治民的位置上、立志高远者,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也应该高标准,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
儒家佛家:尚义反利,主张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墨子皆相爱,交相利
杨朱利即义利为实,义为虚
以儒家为道统,所以我们的传统是道义论的,这与西方的功利论正好相反。
儒家不反对利孔子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但反对不义之利,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主张超越天下熙熙,皆为利去;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人生
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现代管理中培养士魂商才的定力。
4)欲理之辩(认天地之性天理体现,气质之性人欲表现,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主张返天理反对徇人欲
儒家:节欲孔子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不使可欲孟子主欲荀子等
道家无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3章无欲则刚知足之足常足矣
佛家禁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心经
反对列子杨朱中的纵欲主义人之生也,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
和西方古希腊以来的张扬欲望传统也是相反的
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
在现代管理者中培养不使可欲的自制力。

中者,以中为用。所以孔子将过犹不及,不得中兴二与之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这是儒家关于做事方面的德性原则。
.中庸为美
什么是真正的中庸呢?中庸是以正确性原则为内在精神,具有和谐性、灵活性和非极端性的普遍法则。
   中庸五要素:持中、不过、和谐、常、权
持中:适当、适度、合宜、合理
不过:思维不偏执、不偏不移,反对走极端,不过分,不过度
和谐:和谐是中庸的核心。和谐是指事物的各方面的协调、均衡、合拍、统一
权:权就是权变、变通、灵活性,亦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
权:管理的权即灵活性
常:中庸的“庸”,实际上指的就是常。常就是平凡性、普遍性与永恒性。
管理学中有一种叫“例外原则”理论。指的是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不应被例行事务所缠绕,而应集中时间、精力处理例外(突发、新出现的)问题。这个理论固然不错,但却不是最高级的管理。因为事实上例外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如果高级管理者仅处理一次就算了,那么第二次类似的问题再出现怎么办?就会引发混乱。真正有效的管理者不是看他有无处理例外事务的能力,而是有无将例外事物处理制度化、规范化的能力。换言之,就是将例外事务转化为例行事务的能力。只有将复杂的、新出现的问题处理变成常规的处理,才能使高级管理人员真正摆脱琐碎事务的干扰,才能使管理走上正轨。优秀的管理者就有这种迅速化例外为例行的能力,而低能的管理者则缺乏这种能力。例行化、常规化、规范化就是“常”
中庸之道”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有三层含义。
第一、做任何事情要有度,不要走极端。
第二、把握好矛盾双方,保持矛盾双方的统一协调。
第三、掌握好灵活多变的原则,要在事物的变化中看待问题,将遇到的事情放在当时的政策、形式、状态下来处理。

商业伦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21989820
  • 文件大小383 KB
  • 时间2018-07-30